國家啟動第三輪玉米收儲
來源:發布時間:2008-12-29
今年最大規模的玉米國家臨時收儲已經啟動,東北地區將增加2000萬噸的玉米收儲規模,以遏制價格持續下滑態勢。
黑龍江省糧食局昨日發布通知正式啟動玉米第三批國家收儲;消息人士透露,水稻、大豆也有可能增加收儲數量,而大豆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千呼萬喚的財政補貼仍未落實。
消息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兩次國家收儲后,玉米市場的疲軟態勢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改觀,因此國家即將再次增加在東北地區的收儲規模,數量將達到2000萬噸。中華糧網此前曾估計今年我國玉米總產量為1.56億~1.57億噸,今年10月和12月初我國前后兩次宣布在東北糧食主產區各收購500萬噸的玉米,加上此次收購的2000萬噸,總量將達到3000萬噸,約占全年產量的20%左右。
黑龍江省糧食局昨日發布的通知稱:“為穩定糧食市場價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有效解決農民糧食銷售問題,國家進一步加大了臨時存儲糧食收儲力度,下達了第三批收購計劃。此批國家下達給我省的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計劃45億公斤。加上前兩批下達的收購計劃,我省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計劃總量已達到71億公斤、臨時存儲水稻收購計劃已達到50億噸、政策性大豆收購計劃已達到20.3億公斤,基本能夠滿足我省農民余糧銷售的需要。同時,國家明確,此批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截止期延長到2009年4月末;已下達的各批次收購計劃要在本省范圍內統籌使用,避免指定庫點出現停收、限收,切實解決農民交售難的問題。對各品種糧食收購,國家有關部門將根據收購進度和市場情況,及時下達后續批次的收購計劃。目前,省相關部門正在抓緊落實收購庫點和收購計劃,近日即可啟動第三批收購。”
萬達期貨分析師張玉彬說:“12月19日,市場已經流傳國家啟動第三批糧食國家收儲的消息,當天期貨市場多個農產品價格上漲;12月22日豆油、菜籽油等品種的905合約更是以漲停報收。”
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認為:“我國當前已經處于‘工業反哺農業’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國家財政對農業的各種補貼也會繼續增強,特別是在近段時間,利用市場的杠桿調節作用,采用價格支持的方式將會收到更加積極的成效。而從國家產業發展來看,只要農民的利益能夠穩定,糧食的種植生產就能獲得保證。”
中華糧網信息一部主編焦善偉認為國內玉米形勢嚴峻,河南市場玉米的收購價最低已經降至每斤0.6元多,這個價格已經低于每斤0.75元的國家收儲價,國家已出臺的兩輪收儲托市作用有限,如果新增2000萬噸玉米的數量得到落實,國內玉米滯銷的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原因在于我國玉米市場基本上自給自足,與國外市場關聯度不大,國外價格動蕩的沖擊有限。
與玉米問題已經看到曙光相比,同樣嚴重滯銷的大豆前景仍然黯淡。國內大豆市場基本上完全融入國際市場,郭清保預計今年中國進口大豆3800萬噸,我國自產僅有1650萬噸左右。至于大豆是否列入第三次糧食國家臨時收儲,目前尚無準確消息,而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一再呼吁的對加工國產大豆進行補貼的呼吁,國家有關部門也尚未公開回應。
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總經理田仁禮介紹,大豆國家收儲的價格每噸3700元,要比進口大豆每噸高出1000元左右,國產大豆嚴重滯銷。目前的解決辦法是將國產大豆收進國家糧庫中,但是沒有解決大豆流通的問題,矛盾只是暫時掩蓋了起來。
田仁禮說:“現在大量的水稻、玉米、大豆等著入庫,黑龍江幾乎所有的糧食烘干設備都已經開起來了,還是不夠用。黑龍江大豆今年產量在800萬噸左右,國家收儲200萬噸,還有600萬噸賣不出去。即便國家能把所有的大豆都收儲起來,放在糧庫里不出幾個月就會發霉變質,開春以后,問題更大。儲得越多,積累的矛盾越多。”
田仁禮建議,除了繼續執行大豆國家收儲的既定方針,應該讓中儲糧總公司將收來的大豆按照市場價銷售給油脂加工企業。他說,中儲糧收儲大豆的價格是每噸3700元,現在進口大豆的市場價是每噸2700元~2800元,買進賣出的差價由國家負擔,這樣就能夠拉平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之間的價格差,重新刺激油脂加工企業使用國產大豆,田仁禮估計這樣做國家只需要投入30億~40億元,東北大豆滯銷的問題就可以獲得解決。
黑龍江省糧食局昨日發布通知正式啟動玉米第三批國家收儲;消息人士透露,水稻、大豆也有可能增加收儲數量,而大豆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千呼萬喚的財政補貼仍未落實。
消息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兩次國家收儲后,玉米市場的疲軟態勢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改觀,因此國家即將再次增加在東北地區的收儲規模,數量將達到2000萬噸。中華糧網此前曾估計今年我國玉米總產量為1.56億~1.57億噸,今年10月和12月初我國前后兩次宣布在東北糧食主產區各收購500萬噸的玉米,加上此次收購的2000萬噸,總量將達到3000萬噸,約占全年產量的20%左右。
黑龍江省糧食局昨日發布的通知稱:“為穩定糧食市場價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有效解決農民糧食銷售問題,國家進一步加大了臨時存儲糧食收儲力度,下達了第三批收購計劃。此批國家下達給我省的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計劃45億公斤。加上前兩批下達的收購計劃,我省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計劃總量已達到71億公斤、臨時存儲水稻收購計劃已達到50億噸、政策性大豆收購計劃已達到20.3億公斤,基本能夠滿足我省農民余糧銷售的需要。同時,國家明確,此批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截止期延長到2009年4月末;已下達的各批次收購計劃要在本省范圍內統籌使用,避免指定庫點出現停收、限收,切實解決農民交售難的問題。對各品種糧食收購,國家有關部門將根據收購進度和市場情況,及時下達后續批次的收購計劃。目前,省相關部門正在抓緊落實收購庫點和收購計劃,近日即可啟動第三批收購。”
萬達期貨分析師張玉彬說:“12月19日,市場已經流傳國家啟動第三批糧食國家收儲的消息,當天期貨市場多個農產品價格上漲;12月22日豆油、菜籽油等品種的905合約更是以漲停報收。”
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認為:“我國當前已經處于‘工業反哺農業’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國家財政對農業的各種補貼也會繼續增強,特別是在近段時間,利用市場的杠桿調節作用,采用價格支持的方式將會收到更加積極的成效。而從國家產業發展來看,只要農民的利益能夠穩定,糧食的種植生產就能獲得保證。”
中華糧網信息一部主編焦善偉認為國內玉米形勢嚴峻,河南市場玉米的收購價最低已經降至每斤0.6元多,這個價格已經低于每斤0.75元的國家收儲價,國家已出臺的兩輪收儲托市作用有限,如果新增2000萬噸玉米的數量得到落實,國內玉米滯銷的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原因在于我國玉米市場基本上自給自足,與國外市場關聯度不大,國外價格動蕩的沖擊有限。
與玉米問題已經看到曙光相比,同樣嚴重滯銷的大豆前景仍然黯淡。國內大豆市場基本上完全融入國際市場,郭清保預計今年中國進口大豆3800萬噸,我國自產僅有1650萬噸左右。至于大豆是否列入第三次糧食國家臨時收儲,目前尚無準確消息,而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一再呼吁的對加工國產大豆進行補貼的呼吁,國家有關部門也尚未公開回應。
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總經理田仁禮介紹,大豆國家收儲的價格每噸3700元,要比進口大豆每噸高出1000元左右,國產大豆嚴重滯銷。目前的解決辦法是將國產大豆收進國家糧庫中,但是沒有解決大豆流通的問題,矛盾只是暫時掩蓋了起來。
田仁禮說:“現在大量的水稻、玉米、大豆等著入庫,黑龍江幾乎所有的糧食烘干設備都已經開起來了,還是不夠用。黑龍江大豆今年產量在800萬噸左右,國家收儲200萬噸,還有600萬噸賣不出去。即便國家能把所有的大豆都收儲起來,放在糧庫里不出幾個月就會發霉變質,開春以后,問題更大。儲得越多,積累的矛盾越多。”
田仁禮建議,除了繼續執行大豆國家收儲的既定方針,應該讓中儲糧總公司將收來的大豆按照市場價銷售給油脂加工企業。他說,中儲糧收儲大豆的價格是每噸3700元,現在進口大豆的市場價是每噸2700元~2800元,買進賣出的差價由國家負擔,這樣就能夠拉平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之間的價格差,重新刺激油脂加工企業使用國產大豆,田仁禮估計這樣做國家只需要投入30億~40億元,東北大豆滯銷的問題就可以獲得解決。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