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標準”進一步確立
來源:發布時間:2009-01-08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007年3月20日,上期所正式出臺實施了《上海期貨交易所有色金屬交割商品注冊管理規定》,開始接受國外符合條件的銅、鋁、鋅有色生產企業的注冊申請,并要求此前已被上期所認可具有交割資格的LME注冊品牌于2009年3月20日前辦理注冊登記以獲得上期所正式交割資格,否則視作自動放棄。
近年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國際上影響力日益加強。以銅期貨為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交易量僅次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位列世界第二,“上海價格”成為全球銅市場必須關注的重要價格。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研究試行國外品牌的境內注冊,進一步輸出“上海標準”,在國際市場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有效推進該項工作的進行,上期所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開展研究,不僅探索制訂了一套適合中國市場特點、行之可行的注冊規定,還在實際的注冊工作中,將服務市場的宗旨貫徹始終,幫助客戶提高效率、減少成本。
據了解,目前已有十余家世界主要有色金屬廠商的30多個品牌積極要求辦理注冊工作。除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公司外,其他如智利國營銅業(Codelco)、力拓和必和必拓等公司申請的品牌注冊工作也在積極進行中。業內專家認為,在目前金融市場動蕩、企業迫切需要風險管理工具的背景下開放境外交割品牌的境內注冊,對廠商而言,這是對其產品質量的認可,可以使其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中國市場得到提高。對貿易商而言,為其在境內外期貨和現貨市場進行異地套利和風險對沖創造了良好條件。更重要的是,以交易所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國內期貨市場能夠由此起步,通過“制定標準”、“輸出標準”,在國際市場上真正提高競爭力及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