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助推期市再上新臺階
來源:發布時間:2009-02-05
期貨市場反響強烈
今年的一號文件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11個、也是首次連續6年發布的關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格林期貨董事長王拴紅認為,從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影響看,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將得到更好的發揮。由于我國農業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必將吸引社會資本的介入,作為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的期貨市場將成為資本與現貨的結合點,期貨市場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對我國的農業發展起到價格導向作用。以上這些又將反過來促進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特別是我國農產品期貨的發展。因此,一號文件的出臺,有助于解決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三農”問題,極大地促進我國農業市場化的進程,同時,農產品期貨市場也將面臨更大發展機遇。
新湖期貨時巖分析認為,期貨市場是商品的“價格晴雨表”,要真正落實中央惠農政策、實現我國農業的跨越式前進就要充分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預期功能和風險防范功能,使得我國糧食期貨價格更具有權威性和前瞻性,彌補了糧食現貨價格滯后性的不足,切實保護農民以及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促進糧食批發市場建設和“全國統一、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的形成、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發揮糧食期貨市場的信息導向和規避風險的作用。實現糧食購銷市場化目標,實現糧食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糧食期貨市場發揮其價格發現功能和風險規避功能,及時傳遞準確的信息,從而引導生產者調整和優化糧食生產結構。
鄭商所有關負責人認為,一號文件的出臺,為鄭商所不斷探索和實踐服務“三農”提供了更多指引和有效途徑。據他介紹,近兩年來鄭商所多次派人去河南、廣西等地與現貨企業進行座談、普及期貨知識,大力推廣“公司+農戶”,“期貨+訂單”的新型農業產業化方式,推動產業鏈龍頭企業和廣大農民有效結合,利用期貨市場規避價格風險,實現期貨、現貨兩條腿走路,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先后出現了市場所樂道的“延津模式”和“白馬湖模式”。在白糖產業方面,廣西某制糖龍頭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方式,將糖銷往全國各地,鎖定企業利潤,同時讓利蔗農,使農民也有了穩定的種蔗收益,實現了產銷的良性循環,把自己從一個單純的制糖企業轉變成為一個兼營糖的企業。如今,白糖產業在當地已被農戶和糖企親切地稱作“甜蜜的事業”。
這位負責人表示,2009年鄭商所將緊緊圍繞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不斷拓展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繼續解放思想,創新工作,開展“走近企業、貼近行業、服務產業”系列活動,鼓勵和支持會員深化對現貨企業的服務,加強跟蹤輔導,切實提升企業利用期貨市場改善經營的效果。同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積極推動稻谷期貨上市,繼續做好新品種研究和儲備工作,力爭上市更多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宗商品,以進一步擴大產業覆蓋面,增強期貨市場服務企業、服務產業和服務國民經濟的能力。
以期貨交易發展生豬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采取市場預警、儲備調節、增加險種、期貨交易等措施,穩定發展生豬產業。”時巖分析,這表明政府對期貨市場在生豬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態度明確,生豬期貨前景也將十分光明。
去年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下跌又一次打擊了養豬的農戶。此前受國家政策鼓勵,陜西農民王明去年9月以每頭300多元的價格買了20多頭豬崽,飼養期間眼看著肉價跌到賠本的程度,他干脆將尚未出圈的豬托給親戚處置,自己11月份來到北京打工了。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養豬本來利潤就不高,仔豬還可能夭折,根本架不住肉價這么波動,這兩年不準備再養豬了。
渤海期貨農產品分析師邵遠慧認為,推出生豬等在國民經濟中作用顯著的期貨品種已成為實現我國農業發展的頭等大事,采取上市生豬期貨這種金融手段是實現農戶和企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的好辦法,對改變生豬價格調控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可以幫助生豬養殖戶和屠宰、加工企業有效回避價格波動風險,鎖定預期利潤。更可以吸引更多各層次的投資者積極入市參與交易,活躍糧食期貨市場,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農業結構體系。
鞏固調控效果
一號文件提出,要密切跟蹤國內外農產品市場變化,適時加強政府調控,靈活運用多種手段,努力避免農產品價格下行,防止谷賤傷農。文件同時提出,鼓勵企業增加商業收儲。
某大型糧食集團負責人認為,在國內農產品價格低迷情況下,除了擴大國家糧食、棉花、食用植物油和豬肉儲備外,利用期貨市場調整相關產品價格也將收到事半功倍結果。
他說,由于期貨市場是杠桿交易,如果國家支持一批有資質的企業在期貨市場買入小麥、玉米、棉花等農產品,那么需要的資金量將遠遠少于在現貨市場進行國家儲備,對相關產品期貨價格的支撐作用也將非常明顯。此外,企業在期貨市場買入的商業儲備,由于合約到期月份不同,庫存成本也會明顯降低。
這位負責人認為,國家出臺收購收儲上述工業品、農產品、軟商品,符合國家扶農惠農宏觀政策,也支持有色金屬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度過難關,幫助中小礦山企業等維持正常生產,在短期內緩解了商品市場的供過于求態勢。下一步,對于已經上市期貨品種的大宗商品,如果同時在期貨市場進行商業收儲,將進一步放大相關政策效果,同時可以扶持有資質的企業健康發展,優化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