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牛追逐的快樂 斗牛是奔牛節的高潮
在這個距離巴塞羅那約400公里,被收入大文豪海明威的作品《The Sun Also Rises》中,僅有18萬人口的小城市——龐普洛納中(Pamplona),奔牛的現場在此被描述得淋漓盡致,于是鑄就了奔牛節和這個城市的不解之緣,也使這個名字享譽世界。 奔牛節的慶典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1591年前,當時龐普洛納的居民就已經用這種特殊的奔牛活動來慶祝圣佛明節了。節慶的第一天會由市政廳廣場發出火箭炮揭開序幕,在接下來連續7天7夜里,各項慶典活動包括音樂、藝文、露天舞會等等,年輕人總通宵達旦的開心享樂,白天則是興趣盎然的參加奔牛節的活動,享受被牛追逐的刺激感受。 每年的7月6日至14日,被形容為世上你能活得最快活的一周的圣佛明節(Fiesta de San Fermin)于這里舉行,一輛又一輛爆滿的旅游巴士把世界各地的旅人送到這里尋歡作樂,忘記還有明天的那種瘋狂享樂。 奔牛節(Encierro)是圣佛明節的高潮節目,每天清晨8點,就開演一年一度的牛追人事件。節慶期間,每晚都有煙花表演,歌舞節目在小城各角落上演,每條巷子的空氣都注滿快樂,每間酒吧都水泄不通,那是一年里喝最多sangria(西班牙消暑雞尾酒)的一天,每個人都多少有點醉意。 西班牙嘉年華總玩得比任何人都瘋狂,是拉丁血液中的奔放狂野使然?還是他們過去在獨裁統治下壓抑太久,佛朗哥政權下臺后,更要追回自己失去的青春。盡情放肆,成了對過去的唯一報復。誰知道明天,快樂會不會又被沒收。阿爾摩多華早期電影里的燦爛、奢華、糜爛,就是這種反射。西班牙服裝里的嘉年華元素就是專為參加派對的男女設計的。 奔牛節:任你撒歡兒的跑 在龐普洛納,7月7日早上8時準時鳴炮開賽的奔牛節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位于龐普洛納市舊城區的“奔牛之路”長約880米,所經之路是石板街,巷道狹窄,奔牛節當日通道兩旁會用雙重圍欄隔開,供被牛追逐的人在危急時“騎墻”躲避之用。 每年的奔牛節都會引來上萬全球奔牛愛好者來此“劇烈運動”。可別以為這些用來奔牛的牛們都是“老弱病殘”,它們個個都是重約四五百公斤的“壯小伙兒”。試想,它們從牛棚狂奔而出,4分鐘內就能達到時速24公里,如此瘋狂的速度不一會兒就能將原本整齊的人群沖得雜亂不堪。最驚險的是,時常會發生人仰牛翻,當然最多的還是那些靈活的“騎墻派”,稍有危險就往兩邊的柵欄上一騎,這樣牛兒也就不再與你計較了,而你也能稍事休息后繼續加入“戰斗”。整個奔牛節則以所有牛兒們跑入牛場為大功告成。 奔牛前的準備工作 看地形:須提前一天到奔牛地——石板街實地查看地形,盡快熟悉;找逃路:牛剛出欄時,身體要時刻處在牛的側面,避其鋒芒;尤其要觀望兩邊的柵欄,找好逃生之路。 測體力:奔牛需要約半小時,如果非耐力或者競賽型,建議你推崇“參與就是勝利”,不必硬撐到底。 穿對鞋:提前準備一雙防滑鞋,石板街路面很滑,如果下雨就更滑了,所以穿上防滑鞋增強鞋子與地面的摩擦力,能有效減少滑倒。 奔牛時要念口訣 與壯牛賽跑固然刺激,保證安全最重要,以下四句口訣不能省。 跑:奔牛時千萬不要半途停下來,那樣不僅自己會被牛撞到,也會危及他人;看:看準牛奔跑的方向,千萬別在牛角前晃悠,阻擋它的奔跑路線,否則尖尖的牛角可不留情;趴:如果你摔倒了,就趴在地上,不要試圖爬起來,因為站起來反而更容易被鋒利的牛角刺到身體要害;躲:牛剛出欄,勢如破竹,須保持高度警惕,萬一情形不妙,一定要躲得越快越好、越遠越好,“騎墻派”最安全了。 在奔牛節中,斗牛這個傳統項目必不可少。當利刃最終結束公牛生命之前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高潮,斗牛士要不斷地挑釁,讓因疼痛而憤怒的公牛最終發狂,那樣鮮血才能噴得更高、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