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證員執業資格考試復習資料精華版(六十三)

來源:發布時間:2007-10-26 12:52:08

3、付款或拒付 
收到單據后,開證行或保兌行(如有的話)必須審核單據來確定其是否表面上與信用證條款相符。如單據表面上與信用證條款相符,銀行必須付款;如單據表面上與信用證條款不符,銀行可以拒付。 
根據《UCP500》規定,如果開證行或保兌行(如有的話)或其他指定銀行決定拒絕接受單據,則必須在收到單據次日起的7個銀行工作日以內,以電信方式或其他快捷方式,通知寄單銀行或受益人(如單據由受益人直接向銀行提交),并說明銀行據以拒收單據的所有不符點,還須說明單據是否保留以待交單人處理,或退還交單人。如果開證行或保兌行(如有的話)未能在收到單據次日起的7個銀行工作日以內宣布單據有不符點并指出具體的不符點,他將無權宣稱單據與信用證條款不符。 
如果開證行或保兌行(如有的話)認為單據符合信用證條款要求,對即期付款信用證,則應即期付款;對延期付款信用證,則應于信用證條款所確定的到期日付款;對承兌信用證,則應承兌受益人出具的匯票并于到期時付款;對議付信用證,則憑受益人出具的匯票向出票人及/或善意持票人付款。開證行、保兌行付款后無追索權。開證行在向外付款的同時,即通知我外貿企業向開證行付款贖單。 
在實際業務中,如開證行發現單據表面上不符合信用證條款,一般先與我進口企業聯系,征求進口企業意見是否同意接受不符點,對此,我進口企業如表示可以接受,即可指示開證行對外付款;也可表示拒絕,即指示開證行對外提出異議,或通過寄單行通知受益人更正單據或由國外銀行書面擔保后付款;或改為貨到檢驗認可后付款。如審核單據和匯票與規定相符,通常也要交進口企業復核。按我國習慣,如進口企業在三個工作日內沒有內沒有提出異議,銀行即按即期、遠期匯票付匯或承兌或在延期付款信用證情況下對外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由于開證行一經履行付款、承兌或承擔付款責任,即不能追索或撤銷,因此,進口企業對單據的審核也必須認真對待,決不能稍有疏忽。 
四、進口報關 
對進出境貨物的監管是海關的重要任務之一。根據我國《海關法》規定,進出境的貨物必須通過設有海關的地方進境或出境,接受海關的監管。 
海關依照《海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監管進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禁走私,并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1、進口貨物的申報 
所謂“進口報關”,是指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交驗有關單證,辦理進口貨物申報手續的法律行為。 
除另有規定外,進口報關必須由海關準予注冊登記的報關企業或者有權經營進口業務的企業負責辦理,報關單位指派的報關員應經海關培訓并考核認可。未經海關準予注冊登記的單位和未經海關考核認可的人員,不得直接向海關辦理報關手續。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他們的代理人俟貨物抵達卸貨港后,即應填具“進口貨物報關單”向海關申報,并向海關提供齊全、正確、有效的單據。法定申報時限為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天內,超過14天期限未向海關申報的,由海關按日征收進口貨物CIF(或CIP)價格的0.5‰的滯報金。超過3個月未向海關申報的,由海關提取變賣,所得價款在扣除運輸、裝卸、儲存等費用和稅款后,尚有余款的,自貨物變賣之日起1年內,經收貨人申請予以發還。 
2、接受貨物查驗 
根據我國《海關法》規定,進口貨物除因特殊原因經海關總署批準的以外,都應當接受海關的查驗。海關查驗貨物主要是海關在接受申報后,對進口貨物進行實際的核對查驗,以確定貨物的物理性能或化學成分以及貨物的數量、規格等是否與報關單證所列相一致。 
查驗進口貨物應在海關規定的時間和場所進行,即在海關監管區域內的倉庫、場地進行。驗關時,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表應該到場并負責開拆包裝。對散裝貨物、大宗貨物或危險品等,可在船邊等現場查驗。在特殊情況部下,由報關人申請,經海關同意,也可由海關派員到收貨人的倉庫、場地查驗。海關查驗進口貨物造成損壞時,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海關予以賠償。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金額,根據被破壞貨物的受損程度而定,貨物的受損程度由收貨人與海關共同協商確定。賠償金額確定以后,由海關以賠償通知單,收貨人自收到通知單第三日起三個月內憑單向海關領取賠款,逾期海關不再賠償。 
海關查驗貨物后交貨主時,如貨主沒有提出異議,即視為貨物完好無損,以后再發現損壞,海關將不予負責。 
3、結關 
一般貿易項下,結關又稱放行,是指進口貨物在辦完向海關申報,接受查驗,繳納關稅后,由海關在貨運單據上簽字或蓋章放行,收貨人或其代理人持海關簽章放行的貨運單據提取進口貨物。 
海關在放行前,需再派專人將該票貨物的全部單證及查驗貨物記錄等進行全面的復核審查并簽署認可,才在貨運單上簽章放行,交收貨人或其代理人簽收。放行意味著辦完了海關手續,未經海關放行的進口貨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提取或發運。 
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進口貨物,海關不予放行。對準許進口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由海關根據我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和《關稅條例》規定的稅率,征收進口稅,進口貨物應按規定納稅的,必須在繳清稅款或提供擔保后,海關方可簽章放行。 
4、保稅貨物 
隨著國家的進一步對外開放,保稅貨物有很大發展。所謂保稅貨物,是指經海關批準未辦理納稅手續先行進境,在境內儲存、加工、裝配后復運出境的貨物。保稅貨物應該有以下三個特征:保稅貨物必須經過海關批準;保稅貨物進境時未辦理納稅手續,因此,是未經結關的貨物,必須置于海關監管之下;保稅貨物入境后經儲存或加工等環節,最終應該出境,如最終決定留在境內,則必須按照一般貿易貨物補辦進口納稅手續。 
我國海關管理的保稅貨物一般可以分為三類:加工生產類保稅貨物;儲存出境類保稅貨物;特準緩稅類保稅貨物。 
加工生產類保稅貨物主要是指對外加工貿易部分進出口貨物;儲存出境類保稅貨物主要是指進境后暫時存放再處長運出境的貨物;特準緩稅燈保稅貨物主要是指入境時難以確定應否完稅,如何完稅,經海關特準緩辦納稅手續的貨物。 
保稅貨物屬海關監管貨物,未經海關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開拆、提取、交付、發運、調換、改裝、或更換標記。對于來料加工、來件裝配項下的進口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輔料、包裝物料,免征進口稅。經營單位必須自對外簽訂合同批準之日起1個月內向海關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經審核后,由海關發給《對外加工裝配進出口貨物登記手冊》,進口貨物憑手冊辦理報關手續,接受海關查驗,海關放行后,經營或加工單位可提取加工或發運。加工裝配進口的料、件、設備及加工成品。均為保稅貨物,自進口之日起,到成品出口之日或設備按海關規定期限解除監管止,應接受海關監管。加工裝配的成品,必須全部復出口,不可轉為內銷,也不準外商在境內提取。經營加工裝配的企業,必須按海關規定將生產過程中的用料情況、出口的加工成品及庫存情況向主管海關和當地稅務部門報核,并于合同到期或最后一批加工成品出口后1個月內向海關辦理核銷手續。

五、進口貨物檢驗 
在國際貨物買賣中,除另有約定外,賣方交貨后,買方應有合理的時間對貨物進行檢驗,以確定是否符合合同的規定。如發現賣方所交貨物與合同不符,買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直至拒收貨物并要求損害賠償。因此,在買方有一個合理的時間對貨物加以檢驗以前,不能認為買方已接受了貨物。但是,如果買方表示已接受了貨物,或在有合理的時間對貨物進行檢驗以后買方未表示拒收貨物;或買方作出了與賣方所有權相抵觸的行為,就不能再拒收貨物;但如果貨物與規定不符,買方還可經以要求其他方式進行補救。因此,買方在收到貨物后,對貨物進行檢驗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出入境檢驗檢疫報驗規定》,凡列入《必須實施檢驗的進口商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內的進口商品,由商檢機構實施檢驗,俗稱法定商檢。未經檢驗的,不準銷售,不準使用。如果進口商違反《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規定,將法定商檢的商品未報經檢驗而擅自銷售或使用的,由商檢機構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貨值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列入《目錄》以外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若發現進口商品質量不合格或者殘損短缺,需要由商檢機構出證索賠的,可以向商檢機構申請檢驗出證。商檢機構和經國家商檢部門許可的檢驗機構,可以接受對外貿易關系人的委托,辦理進口商品檢驗鑒定業務。 
對于關系國計民生、價值較高的重要進口商品和大型的成套設備,進口企業應當與出口人在買賣合同中約定在出口國裝運前進行預檢驗、監造或者監裝以及保留最終檢驗和索賠權的條款。履行這些合同時,進口企業可以根據需要向商檢機構申請,要求商檢機構派出檢驗人員參加或組織實施裝前預檢、監造或監裝。商檢機構根據需要可以派出檢驗人員參加。 
六、進口索賠 
在進口業務中,有時會發生賣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規定義務的情況,例如,不交貨或雖交貨但所交貨物的品質、數量、包裝或交貨時間不完全符合合同規定,而使買方遭受損失而引起索賠,或貨物由于在裝卸、搬運和運輸過程中使品質、數量、包裝受到損害或由于自然災害,意外事故以及其他外來原因致使貨物受損,而需向有關責任方提出索賠。 
1、向賣方索賠 
向賣方索賠,也就是由于賣方違約買方可以采取的補救措施。在進口業務中,由于賣方的違約行為不同,買方可以采取的補救措施也各異。 
(1). 宣告合同無效 
按《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如果賣方完全不交付貨物,或不按照合同規定交付貨物,等于根本違反合同時,買方可以宣告整個合同無效,還可以向賣方提出索賠。買方向賣方要求的損害賠償額,應與因賣方違反合同而使買方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的損失相等。如果合同被宣告無效,而在宣告合同無效后一段合理時間內,買方已以合理的方式購買替代貨物,則買方可以取得合同價格和替代貨物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以及包括利潤在內的其他損害賠償;如果合同被宣告無效,而貨物又有時價,如果買方沒有購買替代貨物,則可以取得合同價格和宣告合同無效時的時價之間的差額,以及包括利潤在內的其他損害賠償。 
 (2). 其他的補救措施 
如果賣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結果,使買方遭受了損失,但并未剝奪買方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即未構成根本違反合同,買方不能宣告合同無效,但可以要求損害賠償。此外,買方還可以行使采取其他補救辦法:如可以規定一段合理時限的額外時間,讓賣方履行其義務;如果貨物不符合同,買方可以要求賣方通過修理對不符合同之處做出補救;蛸I方可以減低價格,減價按實際交付的貨物在交貨時的價值與符合合同的貨物在當時的價值兩者之間的比例計算。買方可能享有的要求損害賠償的任何權利,不因他行使采取其他補救辦法的權利而喪失。 
(3).索賠期限和索賠證據 
索賠期限是進口索賠的重要問題,逾期提出索賠,賣方有權不受理。有關賣方交貨的品質與合同不符或原裝數量短少需向賣方索賠的,應在合同所規定的索賠期限內提出。如因復驗來不及或由于其他原因需在較長時間的,可在合同規定的索賠有效期限向對方要求延長索賠期限,但也不宜過長,或在合同規定的索賠有效期限內向對方提出保留索賠權。如買賣合同中沒有規定索賠期限,而到貨檢驗中又不易發現貨物缺陷的,按《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買方行使索賠權最長期限是自其實際收到貨物之日起不超過兩年;而我國法律對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載的期限,則規定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四年為限。 
對外提出索賠需要提供足夠的證據。索賠時如證據不足、問題不清、責任不明或不符合合同中索賠條款規定,都可能遭到對方拒絕。比較常見的索賠證據有公證報告(Survey Report)、檢驗證書(Inspection Certificate)、破損證明(Damage Report)、提單、發票、裝箱單、買賣合同及往來函電等。 
2、向承運人索賠 
在進口業務中,凡到貨數量少于運輸單據所載數量,由于承運人的過錯造成貨物殘損、遺失、應由承運人負責。承運人是指在運輸合同中承擔履行鐵路、公路、海洋、航空、內河運輸多式聯運,或取得上述運輸履行的任何人。進口商可根據不同運輸方式的有關規定,向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發出索賠通知。 
向船公司索賠期限為貨物到達目的港交貨后一年之內。 
3、向保險公司索賠 
如進口貨物在保險責任有效期內發生屬于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外來原因或在運輸裝卸過程中發生其他事故致使貨物受損,且在保險公司責任范圍內的,不論合同中采用FOB、CFR、FCA、CPT貿易術語還是采用CIF、CIP貿易術語,都應由進口商向保險公司提出賠償要求。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福利久久野草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 |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 |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 日韩∧V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