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當爆棚的奧運寶寶遭遇史上最嚴入學季,無疑會讓家長焦頭爛額。記者采訪了部分奧運寶寶的父母,他們紛紛表示非常發愁孩子入學難的問題。
“揪心啊,我自己高考時也沒這么緊張!”7月2日,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陳林請了一天假,在電腦前守了一整天,每隔半小時左右刷一次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的頁面,同時盯著網上家長群里的錄取動態,手機就拿在手里,生怕錯過學校的來電或者短信。
六歲的女兒“幼升小”(注:從幼兒園升入小學)趕上北京最嚴入學年,陳林如臨大敵。孩子能不能被家附近的小學錄取,對這個三口之家來說事關重大。
“當時千算萬算要生個奧運寶寶,早知道入學這么難,就不湊這個熱鬧了!”陳林說。
在北京,凡入學就必須提供“五證”已不是新鮮事,但是每年的入學環境卻還在加劇嚴峻,今年更是面臨了來自三面的夾擊:2008年生育高峰期的“奧運寶寶”進入學齡,而相應學位不能同速增長,更影響深遠的是,北京刮起的收緊人口政策之風。
史上最嚴入學年
陳林不是唯一糾結的家長。7月2日,在一個有1200多名“幼升小”家長的論壇里,家長們焦急地互相打聽著消息,偶爾有家長報喜稱自己的孩子已被某小學錄取,立刻引來一片歡呼和更多的焦慮。
家長黃女士稱,今年幼升小太難了,往年親戚朋友的孩子入學,還能挑好一些的學校,今年大家的預期普遍降低,孩子能有學上,就已經很高興了。
2014年被稱作北京“史上最嚴入學年”,從年初開始,緊張氣氛就彌漫開來。先是北京市教委公布今年的改革:對于京籍學生,取消共建生,全面推行免試就近入學和劃片入學。對于非京籍學生,北京市教委今年入學季以來先后三次強調隨遷子女入學必須“五證”齊全。
對非京籍孩子入學要求提供“五證”,并不是一項新政策。所謂五證,包括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本人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在京暫住證、在戶籍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等相關材料。
今年的新變化除了北京市教委三令五申必須嚴格執行外,各區又在其上增添了內容不同的“地方政策”。這些加碼的政策,讓許多家長感到了明顯的壓力。
比如通州區要求,學生雙方的家長都必須在本區內工作且在本區居住,僅此一條就把不少孩子排除在外。顏先生家住通州,夫妻倆都在朝陽區工作,六歲的兒子原打算入讀家附近的一所小學,看到這項規定夫妻倆都慌了。
“急得我一夜沒睡覺!這個規定實在是不合理,誰都知道,通州就是一睡城啊。我們小區很多人都不在這里工作。通州不讓我們上,朝陽我們也不符合要求,孩子就給懸在這里了,你說怎么辦?”顏先生很擔心。
據幾位家長介紹,朝陽區也有自己的政策,要求夫妻雙方都必須有社保。這一條也難住了一部分單方或雙方沒有社保的家長。無奈之下,有些家庭采取假離婚的對策,孩子歸有社保的一方撫養,于是就符合入學條件了。
北京幼升小論壇編輯唐純介紹,朝陽區確實有家長因為一方沒有社保而假離婚,甚至論壇里也有些家長想要跟風。不過后來朝陽區有了松動,對不滿足這項要求的孩子給了二審的機會。但至于二審的結果如何,現在還不清楚。
陳林告訴本報記者,今年說起來跟往年一樣也是要五證,但這五證其實是“5N證”。以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為例,如果是租房的,至少需要提供房屋租賃合同,房主身份證、房產證和一年以上的租房完稅證明。不僅如此,西城區還特別要求,同一出租地址,只協調購房人直系子女入學一次。
根據本報記者的調查,許多家長為了取得房主的支持,主動替房東繳納房屋租賃稅。
“說白了,人家房東同意幫你孩子入學,能讓你替他交稅這都算是好的,好多房東根本不愿意惹這個麻煩。他房子租給誰不是租?”陳林說。
三面夾擊
北京的幼升小歷來都是一場大戰,每年都能聽到不少家長訴苦。今年之所以被稱作“史上最嚴入學季”,有著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適齡兒童數量相對多。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分析,由于北京市人口客觀上的增加和“奧運寶寶”達到入學年齡,2014年幼升小人數明顯增加。按規定,今年參加幼升小的孩子必須是2008年8月31日之前出生的,這就包括了2007年9月1日之后的金豬寶寶和2008年的部分奧運寶寶。根據北京市出生人口統計數據,2008年北京市出生人口(包含京籍和非京籍)超過17萬人,其中京籍為8.1萬人。
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參加幼升小信息采集的孩子已經超過16萬人。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北京今年的幼升小人數可能高達19萬多。而2011年這一數據僅為11萬人。
與需求相比,供給卻相對不足。按照北京市2012年出臺的《北京市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2~2014年)》,預計將在兩年時間內新建和擴改建200所中小學,提供16萬個中小學學位。但目前來看,供需矛盾依然尖銳,尤其是那些教學質量相對較好的學校,更是競爭激烈。
今年西城區進步小學計劃招4個班144人,但片內有房產且有戶口的就有200多人。北京四中璞?學校計劃招生100多人,報名人數已經超過1000人。海淀區建華實驗學校小學部計劃招收280個一年級學生,報名人數卻達到3000人。不少學校的報名現場出現了家長們帶著折疊床和毛巾被連夜排隊的場景。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本報記者表示,北京幼升小這么緊張跟10年前因為生源減少關閉了一批學校有關。2002年,北京市小學數量約在2000所;2013年,這一數據為1093所。而同期在校學生數量卻大幅飆升,僅從2009年到2013年就增加了14萬多人。
“今年學生人數是比較多,但這些孩子不是一天多起來的。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提前預見到這些變化,做好長遠規劃,現在看這些工作做得顯然不到位。”熊丙奇說。
除了供需矛盾之外,對今年幼升小困局的另一個解讀是北京要借提高入學門檻來控制人口規模。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已經達到2114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為802萬。去年公布的《京津冀發展報告(2013)——承載力測度與對策》認為,北京市的人口數量已經超出承載力。
今年2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視察北京后明確提出五點建議,其中之一就是有效控制人口規模。
此后,北京市各領導都在不同場合強調要控制人口規模。但對于以何種方式有效控制北京人口,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
根據北京市教委的統計,2011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已達約47.8萬人,比2010年同期增長了4.4萬人。這些孩子中約有70%進入北京市的公立學校就讀,其余分流至各類民辦學校。根據本報記者獲得的信息,由于人口流動的原因,對隨遷子女尤其是農民工子女的統計很難準確。根據打工之友等多家民間機構調查,2011年僅在京的農民工子女估計就達30萬~40萬人。
熊丙奇認為,北京不宜采取通過限制入學的手段來控制人口規模,這樣一方面有違教育公平的理念,另一方面對全國其他城市也會有一個不良的示范效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學者分析,北京市這幾年也確實在想辦法增加教育資源的供給,包括實施《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但對他們來說,棘手的是既要為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又要把握好政策制定的度,能夠配合北京正在進行的人口規模控制,同時又不能引起太大的情緒反彈和社會不滿。
“從長遠看,要解決問題還是需要做到教育資源的均衡分布,其他地區與北京的教育資源差距太大的話,你再怎么限制,大家也會擠破腦袋要進來。”熊丙奇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長您好,國際學校面試是評估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環節,不同學校類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民辦國際高中、公立學校國際部)的考察...
答alevel大考都考什么?A-Level課程涵蓋70余門學科,包括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文科(經濟、歷史、地理...
答家長您好,北京國際學校是否需要北京戶口,主要取決于學校的類型和招生政策。北京國際學校分為純外籍子女國際學校、民辦國際學校...
答國際學校日常考試都有什么?單元測試與章節測驗、項目式學習(PBL)評估、標準化考試如MAP測試(MeasuresofAc...
答什么是國際學校?有哪些特點?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School)原是指跟隨外國僑民母國的教育制度,為外國僑...
答12年一貫制的國際學校的優勢有教育連貫性,減少升學壓力;課程體系深度匹配;師生關系穩定,個性化培養;一貫制學校通常配備高...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