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北京市社科院2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建議,北京應切實降低公立學校或政府委托辦學點的入學門檻,取消“五證”,切實保障在京打工子弟的受教育權益。
6月23日,北京市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北京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4-2015》。
北京流動兒童比例較高 入學“兩難”
流動兒童是指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城市生活半年以上、年齡在15歲以下的兒童。上述報告指出,就北京而言,城鎮中流動兒童占比為36.28%,這意味著,在北京每10個兒童中就有近4個兒童是流動兒童,在全國的城市中屬于流動兒童比例較高的城市。
“北京流動兒童入讀公立學校存在門檻高、難以進入等問題,具體來說,有些流動兒童的家長難以得到進入公立學校所需要的五個證書或證明。”報告指出,所謂“五證”是指,家長或監護人本人在北京暫住證、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在京務工就業證明、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全家戶口簿等證明、證件。
報告稱,這“五證”對于大多數農民工來說是嚴格而苛刻的。因為流動兒童的家長,大多數是建筑工、運輸工、清潔工、家政服務者、小商販、菜農等,他們往往不屬于某一固定的單位,因此,沒有單位會給他們開具蓋紅章的證明信。
報告指出了流動兒童入學存在的兩難境地:國家一方面要求流入地政府保障隨遷子女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嚴控超大城市人口規模,現實情況是,地方政府只能通過設置入學門檻,迫使學生返鄉上學,大量流動兒童因為入學困難被迫返回老家成為留守兒童。
“而隨著中小學學籍管理系統的建立,流動兒童由于在民辦打工子弟學校沒有加入學籍管理系統,所以在回到老家以后,依然不能就讀家鄉的公立學校。”報告指出。
建議降低門檻 取消“五證”
“城鎮化過程中的城市人口控制需要在社會公正的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設計思路,城市發展與流動兒童受教育權益并不矛盾,可以在二者之間尋找到一個結合點,實現雙贏。”報告認為。
報告建議,政府要樹立維護社會公平和社會公正的執政理念,使流動兒童有學上。要針對現實中的不公平現象,完善現有的與義務教育相關的政策與法律法規,切實降低公立學校或政府委托辦學點的入學門檻,取消“五證”,切實保障在京打工子弟的受教育權益。
同時,對民辦的流動兒童學校,改變強制關停、強行拆毀的做法,轉而做到積極引導、幫助扶持。
報告還建議,要吸納社會資源,尊重和鼓勵民間組織的參與,使流動兒童上好學。鼓勵和支持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事業,廣泛吸納社會資源,采取多種辦學渠道,為農民工子女提供質量良好的學校教育。
“北京的城市規劃設計方案,不要單單從資源緊張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要以包容的精神和負責的態度,對待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讓農民工及其后代感受到首都的寬容博愛,而不是冷漠和排斥。”報告稱。(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長您好,國際學校面試是評估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環節,不同學校類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民辦國際高中、公立學校國際部)的考察...
答alevel大考都考什么?A-Level課程涵蓋70余門學科,包括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文科(經濟、歷史、地理...
答家長您好,北京國際學校是否需要北京戶口,主要取決于學校的類型和招生政策。北京國際學校分為純外籍子女國際學校、民辦國際學校...
答國際學校日常考試都有什么?單元測試與章節測驗、項目式學習(PBL)評估、標準化考試如MAP測試(MeasuresofAc...
答什么是國際學校?有哪些特點?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School)原是指跟隨外國僑民母國的教育制度,為外國僑...
答12年一貫制的國際學校的優勢有教育連貫性,減少升學壓力;課程體系深度匹配;師生關系穩定,個性化培養;一貫制學校通常配備高...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