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導語introduction
隨著香港DSE課程在北京的熱度不斷攀升,越來越多家庭關注香港升學,北京地區開設DSE課程的學校也越來越多。本文為您深度解析北京地區學費15萬以下的優質DSE學校,涵蓋港籍與非港籍招生信息,助您把握2025年招生黃金期!
目錄
一、北京DSE學校學費信息與課程優勢
DSE課程優勢:
二、北京學費15萬以下DSE學校
1.北京拔萃橘郡OCAHS課程學部
2.北京東方紅學校明德學院
3.北京中加學校
4.北京新府學外國語學校
5.青苗學校
三、港籍與非港籍DSE學校招生與升學的差異
北京DSE學校學費普遍在15萬-25萬區間,但也有一些高性價比DSE學校,它們將學費控制在11.8萬-14.8萬/年,同時保障教學質量。
升學認可度:DSE成績受香港大學、港中文等本地名校及海外超300所高校認可,內地學生可通過“免試招生計劃”入讀清北復交等頂尖學府。
語言優勢:唯一可用中文作答的國際課程,降低語言門檻,適合雙語及本土學生過渡。
公立學生轉軌優勢:中英雙語教學,對公立學校轉DSE學生英語不好的學生友好,且DSE知識點與國內普高重合度高達70%,公立轉軌學生適應期短,容易出成績。
成績兩年有效:DSE考試成績2年內有效,學生有2次參加DSE考試機會,且以兩次考試各科成績最高分計入總分。
下面是按照2025年學費標準,匯總的北京學費15萬以下DSE學校:
學費:14.8萬/年
課程特色:融合香港課程體系與美式教育理念,配備哈佛、斯坦福背景的港籍教師團隊,師生比1:4,提供“一生一策”個性化升學指導。
招生亮點:全年滾動招生,接受9-11年級插班生,入學測試含數學、英語筆試及英文面試。
適合:理科好、想沖香港前三名校的學生
點擊查看:拔萃橘郡OCAHS課程學部中國香港DSE課程招生簡章
學費:13.8萬/年
課程特色:學校比較重視港澳DSE課程班,采用小班制(15人/班),升學方向聚焦香港八大、澳門大學以及英聯邦名校。
招生亮點:面向全國,不限戶籍,港籍和非港籍生均可申請。
點擊查看:北京東方紅學校明德學院招生簡章
學費:13.9萬/年
課程特色:小班制,名師授課
招生政策:全年滾動招生,免雅思免中考成績,只需要通過入學測試即可
點擊查看:北京中加學校中國香港HKDSE招生簡章
學費:11.8萬/年(全北京最低)
課程特色:高性價比,同時新府學也是DSE模擬測試考點之一,方便本校DSE學生參加模擬考試,同時也有利于DSE教師總結考試經驗和考點
招生政策:招生靈活,非京籍友好,全年滾動招生。
學費:成都校區12萬/年,北京校區15.8萬/年
課程特色:12年一貫制,聘請香港中學名師授課。
招生政策:兩地同步招生,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校區就讀DSE,全國初中畢業生均可以申請,不限戶籍。
點擊查看:青苗學校成都校區中國香港DSE招生簡章 青苗學校海淀校區DSE課程招生簡章
港籍學生:無需中考成績,憑香港身份證或護照直接申請,部分學校提供“綠色通道”(如橘郡國際)。未來申請香港、澳門以及內地大學有很多優勢,比如:港八的學費上,港籍生要比非港籍生低2/3。
非港籍學生:需參加校內測試,且未來升學只能選擇選擇香港地區的大學,或者國外的一些大學,不能申請內地大學和澳門大學。
以上就是北京學費15萬以下DSE學校,建議家長結合孩子的學術能力、興趣方向及未來規劃,盡早鎖定學位。2025年招生旺季已至,立即聯系學校招生辦搶占先機!
>>>延展閱讀推薦: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長您好!“不適應應試”是很多孩子會遇到的問題,但轉學不是“一拍腦袋”的決定,更需要結合孩子的真實需求、現有資源和未來規...
答關于“9月轉國際學校來得及嗎”這個問題,結合國際學校的招生節奏、課程體系特點以及學生適配性來看,大部分情況下是來得及的,...
答國際學校vs公立學校區別有哪些?在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師資配置、升學路徑、費用與資源等各方面都有區別,若孩子計劃留學、追...
答開學不適應國際學校可以從應對語言障礙、適應教學模式差異、打開社交圈子、要給自己適應的時間幾個方面讓自己逐漸適應,很多新同...
答國際學校有哪些社團活動安排?學術類社團、藝術類社團、體育類社團、服務與領導力社團、特色創新社團等。國際學校社團活動的真正...
答家長您好,結合非京籍上國際學校家庭的實際就讀反饋,常見弊端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1、升學有限制2、經濟壓力大3、課程與社交...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