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和新西蘭政府4月7日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1000多名符合資格的中國勞務人員可獲得在新西蘭工作3年的機會,從而緩解新西蘭包括護士在內20多個行業工作人員缺乏的問題。
新西蘭衛生部官員日前表示,該國護士崗位普遍存在空缺,中國護士將會受到歡迎。新西蘭護士組織負責人稱,無須懷疑中國護士的語言和專業技能,因為只有符合新西蘭語言和護士注冊標準的護士才有資格前來工作。
中國移民新西蘭的人數近年來增長迅速,但由于語言障礙,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就醫時會遇到麻煩,能流利講英語和漢語的護士在華裔人士就醫時會起到幫助作用。
洛杉磯也面臨和新西蘭同樣的問題,據悉在洛杉磯至少有200萬少數族裔不諳英語,而無法獲得正常的醫療服務。其中華人有大約18萬,占到洛縣華人總數的1/2強。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85%都有語言問題。在華裔集中的圣蓋博谷地區,這個比例還要高。
于是在2006年2月14日,加州醫療管理局(DMHC)推出了“醫療母語輔助計劃”,規定從2007年7月開始,加州醫療機構必須提供非英語的語言輔助,讓移民看病時得到母語的協助。這項計劃所指的“語言協助”包括,醫療機構的正式通知、信件、醫療保險機構的福利、折扣、權益等,都必須以顧客的母語作出解釋。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