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2005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政治試卷
試題卷I
一. 是非判斷選擇題(本大題共8分,每小題1分。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劃“√”,錯誤的劃“×”)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 )
2. 2005年寧波市正在爭創全國首批文明城市。( )
3. 國際刑警組織是惟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
4. 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布什獲勝連任。( )
5. 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是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 )
6. 我國的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 )
7.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就是偷稅罪。( )
8. 維護民族與國家的尊嚴,是每個青少年應盡的最基本的義務和責任。( )
二.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共26分。其中9~22題每小題1分,23~28題每小題2分。請選擇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9. 我國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和發展戰略的出發點是( )
A. 黨的奮斗目標 B.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C.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0. 對下面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
A. 這是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B. 要提高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
C. 父母在教育孩子要愛護草地
11. 我國的國體是( )
A. 人民民主專政 B. 人民代表大會制 C.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2. 在我國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要堅持( )
A. 政治文明建設,提高民主執政能力
B.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C. 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文化素質
13. 寧波市政府已全面啟動寧波生態市建設規劃,這是在履行國家的( )
A. 政治職能 B. 文化職能 C. 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和社會逐步實行方便殘疾人的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范,采取無障礙措施!边@是因為( )
A. 殘疾人是弱勢群眾,需要國家法律給予特殊保護
B. 殘疾人是特殊公民,享有公民特殊的政治經濟等權利
C. 保障殘疾人的權利、尊重殘疾人尊嚴是國家與政府的事情
15. 我國個體私營經濟在1979年占全國GDP的比重不足1%,目前已超過1/3。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
B. 非公有制經濟已占主體地位
C. 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多樣化
16.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胡錦濤總書記的這段話告訴我們在工作中應樹立( )
A. 全面的觀點 B. 群眾的觀點 C. 發展的觀點
17. 印度洋海嘯發生后,我國政府與人民以各種方式向受災地區伸出援助之手,這體現了(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南北合作與南南合作
C. 我國堅持睦鄰友好,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18. 我國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開始于(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C. 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19. 我國政府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的建設,利用太陽能,開發核能、海洋能等。這表明了我國( )
A. 資源分布不合理
B. 重視開發新能源
C. 資源浪費很嚴重
20. 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13萬億元,同比增長9.5%。這一成就取得說明了( )
A. 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B. 我國已經跨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 我國的生產關系是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
21. 2004年10月到2005年7月“法國文化年”正在中國舉辦。此前“中國文化年”也在法國舉辦過。這種文化交流( )
A. 是我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
B. 能消除兩國的社會制度差異
C. 能使世界走向一體化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作為一號文件下發,提出了二十七條惠農政策,包括將全面取消農業稅。據此回答22~23題。
22. 上述材料表明黨和政府( )
A. 已解決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
B. 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C. 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
23. 實施惠農政策的目的是為了( )
①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 ②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③發展農村經濟,促進社會穩定 ④農村早日實現城鎮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24. 下面圖表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經濟發展與教育事業的發展是互相支持、互相促進的
②應該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上
③教育是經濟發展的基礎
④只有經濟發展了,教育投入才有保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25. 2005年1月6日,我國大陸總人口達13億。由于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使這一時間的到來推遲了4年。這反映了( )
①我國人口問題依然嚴重
②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③我國人口的總體素質偏低
④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26.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對于經濟全球化,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
②有利于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在更廣的范圍內得到優化配置
③使各國和地區間的經濟聯系更為緊密
④經濟全球化利弊共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27. 優秀共產黨員王延勤真誠為民辦實事、做好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殘疾人手中。他的做法:①保持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②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③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④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28. 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是新形勢下加強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構建和諧社會是( )
①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 ②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需要
③我國公民的最高理想 ④需要我們艱苦努力和長期奮斗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試題卷II
三. 表格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空格2分,共8分)
根據材料,填寫表格:區人大代表老王發現有電鍍廠存在廢物亂棄、直接排污現象,決定寫一份《關于加強企業污染物處理的建議書》,以避免環境污染。為此,他查閱了有關資料,設計了調查問卷,開了座談會,走訪了一些村民和企業……
四. 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3. 情景案例題。請判斷下列行為的對錯,并說出其法律依據。(5分)
①初二學生小明騎自行車帶著同學去公園游玩,②看見一家新開的電子游戲廳門口有人正在張貼“未成年人禁入”的警示語。③突然,幾個初中生在游戲廳門口互相辱罵,打起架來,④小明趕緊打電話報了警。⑤進入公園后,他們發現地上有不少游客扔下的垃圾,就撿起來并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了增設垃圾箱的建議。
34. 材料:2005年2月16日,旨在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了。包括中國在內的140多個國家簽署了協議。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形式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據此回答
(1)這么多國家共同簽署《京都議定書》,說明了什么問題?(2分)
(2)中國在《京都議定書》上的簽字體現了我國政府在保護和改善環境方面的哪些觀點?(3分)
35. 請看下面漫畫,回答問題:(5分)
(1)圖一、圖二分別反映了當今國際社會面臨著哪些問題?(2分)
(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這些問題對人類社會的危害。(3分)
36. 四明山鎮原來是個貧困鄉鎮。為了脫貧,鎮政府引導農民種植紅楓,發展生態農業。他們舉辦技術培訓班,請專家講授紅楓的栽培、修剪等技術;舉辦了法律知識講座,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現在,該鎮成為全國聞名的“中國紅楓之鄉”,許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結合材料回答:(5分)
該鎮的做法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什么戰略?對我國農村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有何啟示?
五. 分析說明題(共8分)
37. 材料一: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首次實現了56年來兩岸航班的直接對飛,兩岸同胞在慶賀之余又紛紛表示,希望建立起兩岸的正常航班,盡快實現“三通”。
材料二:2005年4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來大陸訪問,表示要為營造兩岸“互惠互利,和平共贏”的未來盡力。正如熱心推動臺商春節包機的“臺灣民意”代表蔣孝嚴所說:“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能夠改變未來”。
材料三:針對陳水扁的“公民投票”“憲政改造”等鬧劇,2005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
閱讀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中海峽兩岸同胞的希望蘊含的共同心愿是__________,材料二中的“過去”是指_____________。(2分)
(2)聯系材料三說明現在我國為什么要制定《反分裂國家法》?(2分)
(3)為了海峽兩岸美好的未來,我們應該做哪些努力?(友情提示:可以從我國政府、兩岸人民、臺灣當局等角度回答)(4分)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