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華東理工大學EMBA引入行動學習教學方式,深受廣大學員歡迎,并給一些企業帶來“正能量”,可謂“見奇效”。
江蘇興達鋼鐵集團負責人厲宏興不曾想到,參加華東理工大學EMBA的行動學習教學活動,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正能量”。
以往,這家鋼鐵企業管理模式相對粗放,但在華理行動學習教學計劃的安排下,多位EMBA同學進駐公司,進行企業問題診斷,并通過集體學習交流,給企業帶來各種有益的管理優化建議,促使企業在半年多的時間內出現脫胎換骨的良性變革。這一變革涉及到了企業的生產調度、營銷體系、授權制度、等等,改變了員工的團隊意識,,并影響到了經營業績。經過行動學習小組和企業職工的共同努力,在半年后企業的產能同比提高10%,經營效益增加5%,并使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更加清晰。
“目前,行動學習教學方式正成為華東理工大學EMBA的一大教學特色,深受廣大學員歡迎。”華東理工大學EMBA行動學習課程負責人高松教授坦言。究其原因,是每個學員都能從中根據企業真實的問題,自覺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探索解決實際管理難題的辦法,對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提高。特別是通過團隊合作,也改變了許多學員的行為方式,提高了領導能力。
行動學習教學方式,最早起源于英國,迅速在歐美國家多個知名大學商學院與企業流行,比如通用電氣(GE)就借鑒行動學習課程持續優化管理效率,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華東理工大學EMBA之所以在國內率先引入行動學習教學方式,有著自己深思熟慮的考量。高松教授解釋,行動學習教學方式,是對傳統EMBA教學方式的一種改革和補充。傳統EMBA教學更多依賴課堂灌輸企業管理知識,但學員們(主要是企業家或公司高管)更希望EMBA的學習能夠更加理論聯系實際,能從EMBA課程中學會解決企業實際管理難題的方案。EMBA學員的現實要求,往往造成教授頻頻被學員“挑戰”,一些的學術水平很高的教授因此在EMBA課堂中受到冷遇,學員也對一些EMBA的課程學習感到收獲不大。
行動學習教學方式的最大優勢,就是倡導學員們在學習中行動,在行動中學習——將所學課程知識與企業實際問題相結合,切實解決企業現實問題,真正幫助學員與企業共同成長。
“其實,不少學員在企業管理的經驗和技能方面不亞于教授,尤其是他們的一些獨特的經驗具有實際的價值,值得與學員分享”高松說。行動學習教學方式正是基于這樣的知識交流和分享的理念,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個學員的內在能力和學習積極性,通過對案例企業實際運營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深入研究,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突破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經過近4年的教學實踐,華理EMBA積累了較多的行動學習教學經驗,并創造性地形成了有效的教學組織方式。華理EMBA形成了的行動學習+企業教練的課程實踐環節,由8-10位同行業學員組成一個行動學習項目組,以其中一家學員企業的實際運營問題作為研究目標,進行為期6個月實地考察和研究,通過集體智慧與學員之間頭腦風暴,幫助這家企業破解各類經營管理難題。
江蘇興達鋼鐵集團正是按照華理EMBA行動學習計劃,成為學員們深入調研的企業對象。在6個月的行動學習和實地考察期間,每個學員分享各自企業管理經驗,先后為江蘇興達鋼鐵集團完善了各個經營環節的運行制度,如計劃管理制度、質量管理體系、技術開發機制、各類事務處理機制、獎勵考核制度、監督控制機制、信息收集分析制度等等,從而達到了為這家企業業績提升提供有效藥方的作用。
本年度,華東理工大學實施的行動學習教學改革方式經過教育和企業專家的嚴格評估后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為我國高校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高松說,我們的教學變革活動,沒有照搬歐美國家行動學習教學模式,而是結合國內企業實際運營管理需求,對課程計劃做出多項優化。比如在歐美大學的行動學習課程里,導師往往扮演催化師的角色,對案例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的討論內容“不聞不問”;但在華理EMBA的行動學習項目中,學院選拔了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企業實踐經驗的導師作為指導教師,兼顧催化師與內容專家的雙重角色,一方面引導學員聚焦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的核心問題,另一方面則教會學員用正確的思考方式“抽絲剝繭”,挖掘企業經營管理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最終找到治標又治本的解決方案。
在華東理工大學EMBA,通過行動學習教學活動,正掀起一股學員集體學習交流的熱潮。很多學員在行動學習課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甚至打算聯合組建企業,落實集體智慧所衍生的各種商業機遇。
(原標題:華東理工大學EMBA引入行動學習教學見奇效)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