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這兩天,一篇名為《杭州的牛人們本周四都要趕一個場子,他們要在那里聊聊腦洞的無限可能》的文章刷遍了記者的朋友圈,這個“場子”是杭州《都市周報》8周年TED生日分享會,“牛人們”跨界很大,從互聯網金融學者到室內設計師,再到美術館館長、科技公司CEO,涉及了設計、金融、科技、文化……闡釋了分享會“角度不同,無限可能”的主題。
在23日下午,浙江省科技館的活動現場,賁圣林是個演講的嘉賓。曾是摩根大通(中國)有限公司原執行官、行長的他,去年來到杭州加盟浙大,擔任浙大管理學院EMBA中心主任,用他的話說是“從一個金融民工,變成了一個學術草根。”今年,他組建了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賁圣林分享的題目是“新金融的無限可能”,他用了20分鐘不到的時間,講了120年的故事。記者節選了他講話的部份內容,看他如何看待當前的新金融、新經濟。
談歷史
我們的生活跟時代緊緊相連
我本身是一個理工男,既然今天把我放在“生活家”(分享)環節,索性就跨一次界,從時間的維度、歷史的角度,來分享一些對生活的一些看法。
8年前,2007年次貸危機開始,金融海嘯從此就沒有停過,這一年我在上海、北京,擔任匯豐銀行董事總經理兼工商金融業務中國區總經理。當時我們國家在備戰奧運會。當年中國的GDP是25萬億元,是現在的40%。
往前推10年,1997年,香港回歸,亞洲金融危機,那一年美國總統是克林頓,中國的GDP是9萬億元,是現在的1/8。當時我在天津(荷蘭銀行)工作,那時很多人問我人民幣會不會貶值。
時間再往前推10年,1987年,那一年道瓊斯指數大幅下跌,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受到很大的沖擊。我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一個教授跟我們講國際金融、講股市,但當時我們國家沒有股票,中國的GDP是1.2萬億元,現在的1/50。
更久以前,50年前,在這一個時期,1963年,美國人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5年后他遇刺身亡;1965年,蘇聯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太空行走;丘吉爾去世;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合成人工胰島素,為我們揭示生命的奧秘。1966年,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中國的GDP是1700億元,是現在的1/400。
100年前是什么樣呢?1914年,世界上最龐大的金融機構美聯儲誕生;一戰爆發;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同一年,無線業通訊技術誕生;中國次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亮相世界舞臺;袁世凱要君主立憲、稱帝;《新青年》創刊,推動新文化運動。
過去的歷史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
回到“生活家”,我們的生活都跟時代緊緊相連,也就是與時俱進,而基礎是經濟,沒有經濟,一切免談。
再看看未來,我沒有智慧預測2115年是什么樣,但我大概知道,我們的后輩在國際經濟上起的作用更大。
如果時間短一點,8年后,2023年,中國的GDP一定會達到100萬億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應該實現。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承擔更多責任。
談杭州
一個有無窮可能的城市
以前我來過很多次杭州,但沒有想過杭州會是我生命中那么重要的一站,現在是主戰場。
去年我作為一個移民來到了杭州,可以談談我在杭州的生活。在杭州一年,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機場,這說明我對生活關注得不夠。
我把戶口遷到杭州,落戶在三墩鎮,我發現我的人生走了一圈,從江蘇小城鎮出發,去了上海、倫敦等大城市,再次回到小城鎮。
杭州在我心中,是一個有無窮可能的城市,除了西湖,還有運河,這代表胸懷祖國,還有錢塘江,這代表放眼全球。這是我對杭州精神的一點理解。
杭州是中國最大商幫——浙商的大本營,是中國的創業之都,是世界的互聯網金融中心,在我心中,杭州是的、獨特的,她的使命很重大,祝福杭州。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