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空播出節目《槍手作弊該當何“罪”》,以下為節目內容。
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23日剛剛結束,就在前天的節目中我們還在擔心研究生考試會不會出現泄題、作弊。結果不幸而言中,就在1月24日,焦點訪談節目播出了一期不法人員通過組織“槍手”,也就是職業作弊者為考生傳遞答案的曝光節目。節目當中揭露的作弊方式和手段可以說是令人觸目驚心。
現在您看到的畫面左邊是2005碩士研究生考試現場,而右邊則是北京機場附近的一個小網吧,很難有人相信,一場通過隱形耳機的作弊把兩者聯系到了一起。
代考組織者:喂,聽到嗎,咳嗽一聲,聽到。答案呢?拿答案過來。我給你念選擇題,1到30的選題。1到5,42133,1到5,42133。
這就是記者在網吧中拍攝到的通過考生耳機傳遞答案的過程,考生自己進考場,而場外通過耳機傳遞答案的。而組織者的言談中透露,他們干這一行決不是第一次。
記者:還挺講信譽的?
代考組織者一:你放心吧,我們經常做這個,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沒到45分以上,你找我,好吧,不到45分,你就找我,我說了。
記者:把錢退了?
代考組織者一:全退。我說不要就不要了。我常年做這個,不會因為你一個人壞了我整個大事。
記者:怎么跟你聯系?能聯系上嗎?
代考組織者二:我的電話都是固定電話啊。
記者:不能換的。
代考組織者一:嗯,我有很多回頭客,你知不知道,有回頭客來找我的。
有固定的聯系電話,有人在各個環節中帶路,還有專門的作弊設備,甚至這些人還透露說各地還都有分設的所謂機構。考試作弊已經形成了一個鏈條。
通過節目,我們對“槍手”作弊的方式和手段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但是有哪些信息是片子里沒有展示出來的,聽聽焦點訪談制作這期節目的編導怎么說。
采訪《焦點訪談》記者:在后來的調查中我們也了解到,像節目中那個黃小姐從事這樣賣答案的事情并不少,據她說槍手是在河南雇的,像她做這樣的事情在河南,在江西還都有,在我節目中提到的賣答案的這個人,他可能不只賣給了我一個人,至少有10來個人,這十幾個人再賣給另外的十幾個人,它可能是一個幾何性的傳播,到底有多少人考試作弊了,我們就無法估算了,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膳碌氖虑。
像這種販賣答案的市場究竟有多大,東方時空做了一組調查。
一、您是否曾遇到過一些賣考試試卷、答案等作弊的信息?
1、有 39%
2、沒有 61%
(3小時內6734人參加調查)
二、如果曾遇到,您是通過什么渠道獲得的?
1、手機短信 41%
2、網絡 30%
3、街頭小廣告 24%
4、其它 5%
(3小時內6540人參加調查)
相關資料: 2004年1月5日至1月9日,“友邦顧問市場調查”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對1200人進行調查,結果68.9%的人曾作弊,77.2%的人不介意身邊朋友作弊。南京師范大學社會調查協會對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近8成學生愿做“槍手”;有59.4%的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有抄襲現象;有82.3%的學生不會阻止身邊的朋友抄襲。
從前面的片子和調查當中我們不難看出通過槍手進行考試作弊的泛濫程度。人們自然想到,既然這么嚴重應該對槍手進行打擊啊。據了解,焦點訪談曝光之后,北京市公安機關已經對涉嫌組織槍手作弊的主要人員進行了傳喚,也就是我們在片子中看到的那兩個人。那么,目前處理的情況怎么樣呢?聽聽公安部門的說法。
(采訪)公安局相關人員:咱們目前對他們的處理就是跟他所有弄的作弊的這些有關的東西,比如說什么手機,所有聯系電話什么的,現在是扣了手機,還有他所有的通過這種渠道得到的錢,咱們現在暫時都給扣了。
按照公安部門的說法,由于證據不足他們目前還要對參與作弊人員做進一步的取證。但是不是有了證據就能進行相關的處理呢。我們再來看一個片子。
在前段時間進行的英語四六級統一考試中,北京某考場監考人員發現一名考生是偽造身份證替人代考的,警方隊這名代考的槍手進行了拘留,5天后,這名槍手走出了拘留所的大門,而警方則是一臉的無奈。
從片子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公安機關在處理槍手時面臨的尷尬,那么對于如何制約槍手作弊專家又是怎么看的呢,聽聽場外評論員的說法。
場外評論員
勞凱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
處理這一類的考試作弊問題,從目前來看行政法方面有一些規定,比如說屬于自考生處以?既昊蛘呔徠诋厴I這樣的處罰,如果是在校學生按照規定處理,一直到開除學籍,出去是已經工作的人員由考試機構建議他所在單位開除公職或者是停聘等等,現在空白的就是對社會的閑散人員,現在來看他們的行為還沒有能夠得到必要的制約,從法制建設來說,我們雖然已經有了一些法律規定,但是現在來看還不完善,比方說在國外考試違規作弊是可以追究刑事法律責任的,從咱們國家來看,現在除了幾個故意泄露國家教育考試的試題,可以按照刑法的398條追究他故意泄露國家機密罪,其他方面現在還沒有相應的規定,
我們再看一張照片,看來“作弊無國界”,美國人也有作弊。2004年9月,在密西西比州發現了10多起作弊行為。除了開除老師學生,作弊者還受到最高5年監禁和25萬美元罰款的處罰。作弊就是欺騙,在美國也被看成是一個大忌。
再來看看其他媒體的觀點
《揚子晚報》:
只要有考試存在,作弊就無法完全杜絕,但作弊如今已經公開化、組織化,甚至產業化,不能不說已成為一件嚴重危害社會公正、動搖社會權威的大事。
《法制日報》:
作弊這件事,僅靠教育部門來抓肯定是不夠的,必須馬上補上法律的漏洞,如果有一天考場作弊不再是新聞的時候,將是國家管理,道德教育的絕對悲哀。
《中國青年報》:
國人從“作弊是萬萬不可的”到“得作弊時且作弊”,作弊是“公開的秘密”。所以治理考場舞弊,最重要的是從端正人們的考試心態抓起。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