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覺)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關于世界一切知識的最初源泉。
2、從刺激"/>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第四章 感覺和知覺
一、填空題
1、(感覺)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關于世界一切知識的最初源泉。
2、從刺激的來源來分,感覺可分為(外受)感覺、內受感覺、(本受)感覺。
3、某個神經細胞所管轄的刺激區域,稱為該神經細胞的(感受野)。
4、“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感覺中的(適應)現象。
5、知覺可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
6、空間知覺可分為(形狀)知覺、(大。┲X、(深度)知覺、(方位)知覺。
7、(整體性)是知覺的基本特征。
8、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覺閾限)來度量。
9、絕對感受性與約對感覺閾限在數量上成(反比)關系。(1998年填空題)
10、看同樣一個人,由于距離遠近不同在視網膜上視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們總認為他并沒有什么變化,這是(知覺恒常性)
11、皮膚感覺屬于(外受感覺)
12、饑餓屬于(內受感覺)
13、動覺屬于(本受感覺)(2003年選擇題)
14、從明亮處到黑暗處視覺感受性提高的過程是(暗適應)
15、吃糖后接著吃票子會覺得桔子酸,這是感覺中的(繼時對比)
16、視覺屬于(外受感覺)
17、內臟痛屬于(內受感覺)
18、一條直線的中部被遮蓋住了,看起來其兩端就不再像直線了,這屬于(方向錯覺)
19、沒有適應現象的感覺是(痛覺)
20、S=KIII,斯蒂文森提出的該公式表達了(心理量與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21、看書時用紅筆畫重點是利用知覺的(選擇性)
22、軍事上進行偽裝是利用知覺的(選擇性)
23、人感到某個刺激的存在或刺激變化的強度或強度變化所需要的量的臨界值是(感覺閾限)
24、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是(絕對感覺閾限)
25、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的最小差別量是(差別感覺閾限)
26、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所發生的感受性的變化現象是(感覺適應)
27、看見一株玫瑰花并能認識它,這時的心理活動是(知覺)
28、個體對物體空間特性的知覺是(空間知覺)
29、人對物體的空間關系和對空間所處位置的知覺是(方位知覺)
20、物體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從一處向另一處作連續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覺是(真動知覺)
31、電影、霓虹燈活動廣告等是按照(似動知覺)原理制作而成的。
32、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各種屬性或各個部分作為整體反映的知覺特征是(知覺整體性)
33、人以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加以處理并作出解釋或判斷的組織加工過程是(知覺理解性)
34、在一定的范圍內,人不隨知覺條件的變化而保持對客觀事物相對穩定的映象不變,這是(知覺恒常性)
二、名詞解釋
1、感覺: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2、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
3、感覺閾限:是指持續一定的時間并剛剛能引起某種感覺的刺激量,它是對感受性的度量。
4、絕對感受性:就是人對最小的客觀量的感覺能力。
5、絕對感覺閾限:那種剛剛能感覺到的最小刺激量。
6、差別感受性:是對兩個刺激量強度差別的感覺能力。(2002年名詞解釋)
7、差別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的最小差別量。
8、適應:同一感受器內,由于刺激對感受器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適應。(1998年名詞解釋,1999年選擇題,要掌握和能判斷出適應現象)
9、對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1998年選擇題,需掌握和能判斷出對比現象;2000年名詞解釋、2002年簡答題)
10、知覺:是人對事物的名種屬性、各個部分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綜合的、整體的直接反映。(2000年選擇題)
11、空間知覺:是個體對物體空間特性即形狀、大小、距離、立體、方位等的知覺。
12、形狀知覺:是個體對物體各部分排列組合的反映。
13、深度知覺:又稱距離知覺或立體知覺,是個體對同一物體的凹凸或對不同物體的遠近的反映。(2001年、2004年選擇題)
14、方位知覺:是個體對處身或物體所處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15、大小知覺:是個體對物體的空間尺寸的反映。
16、時間知覺:是個體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2002年選擇題)
17、運動知覺:是個體對物體在空間位移反映。(2001年、2004年簡答題)
18、似動知覺:又叫似動運動知覺,是峽谷個靜態的物體,按一定時間依次呈現,使人覺得是一個動態的物體,這種現象叫做似動知覺。(1998年選擇題、2001年簡答題、2003年和2005年名詞解釋)
19、真動知覺:是對物體本身真正在空間位移和移動速度的知覺。(2001年簡答題)
20、知覺的恒常性:是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仍然仍然相對不變。(1998年選擇題、2005年簡答題)
21、知覺的選擇性:是指人在進行知覺時,從紛繁復雜環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現象當作知覺對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現象當作知覺背景。(2005年簡答題)
22、知覺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覺一些事物或現象時,不僅能形成關于它的知覺形象,還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對事物加以解釋或判斷,即從不同方面對它加以理解。(2005年簡答題)
23、知覺的整體性:它是指把物體或現象的各種屬性或各個部分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反映。它是知覺對事物的整體的反映,是知覺的基本特征。(2005年簡答題)
24、觀察:是人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是知覺的高級形式。(2004年名詞解釋)
25、韋伯定律:19世紀前半期德國物理學家兼生理學家韋伯發現差別感覺閾限與原來的刺激量的幽會是一個常數,用公式表示為:K=△I/I。其中,I代表原有刺激量,△I代表增加的刺激量,K代表常數。這個公式叫韋伯定律。
26、外受感覺:即接愛身體外部的刺激,對外界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2001年選擇題,掌握其種類如視覺、嗅覺、味覺、皮膚感覺等,比掌握名詞本身重要)
27、內受感覺:是人對機體內的刺激即身體內臟怕不同狀態的反映。(1999年年選擇題,掌握其種類如饑餓、渴覺、內臟痛等,比掌握名詞本身重要)
28、本受感覺:就是運動覺或動覺,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運動時肌肉的活動情況。
29、觀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銳地發現事物細節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覺能力。
三、簡答題
1、知覺的選擇性及其制約條件是什么?在教學中如何利用?(1999年簡答題)
答:(1)知覺的選擇性是指人在進行知覺時,從紛繁復雜環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現象當作知覺對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現象當作知覺背景。
。2)知覺的選擇性受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首先是刺激物的強度。一般強度大的事物容易成為知覺的對象。其次,事物的活動性;顒踊蜃兓氖挛锶菀壮蔀槿说闹X對象。第三,新異刺激容易被人選擇出來予以反映。最后,知覺的扶把性也受一些主觀條件的制約。與人的需要、目的、興趣有關的事物,容易被人優先選擇出來予以反映。人的知識、經驗、情緒也影響知覺的選擇性。
。3)在教學中我們應自覺遵循知覺的特性,例如:有意使知覺對象和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有意提高知覺對象的活動性等。
2、知覺的理解性及影響因素是什么?(2003簡答題)在教學中如何利用?
答:(1)知覺的性是指人在知覺一些事物或現象時,不僅能形成關于它的知覺形象,還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對事物加以解釋或判斷,即從不同方面對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覺的理解性與人的已有知識經驗有密切的關系。知識經驗不同,對知覺對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識經驗越豐富,理解就越深刻,對事物知覺也就越完整、精確。人的已有知識、經驗參與知覺,可促進人對事物的現。知識經驗參與知覺不僅提高知覺的質量,還能提高知覺的速度。
詞語在知覺的理解性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詞語可以喚起人們以往的知識、經驗,促進對知覺對象的理解。
言語的提示和知識經驗也可以補充直接知覺經驗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對事物知覺更迅速、更完整。
。3)知覺的理解性對人的知覺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老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一方面要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增進知覺的理解性,提高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當前的知覺活動所產生的消極作用。此外,知覺的理解性不僅可提高知覺的效果,還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轉為科學概念的重要條件。
3、知覺的整體性及影響因素是什么?在教學中如何利用?
答:(1)知覺的整體性是指把物體或現象的各種屬性或各個部分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反映。它是知覺對事物整體的反映,是知覺的基本特征。
。2)在形成對客觀事物整體一性知覺時,客觀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強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對象中的成分決定知覺整體性的特點,而弱的部分常常被掩蓋。
(3)在教學中,由于知覺的整體性和物體組成部分的強和弱有關,因此,我們應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蓋,加強學生清晰反映事物整體的能力。
4、什么是觀察?觀察的品質有哪些?(1998年簡答題)
答:觀察是人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是知覺的高級形式。(2004年名詞解釋)
觀察的品質有:
。1)觀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組織知覺活動達到預期觀察目的的品質。
。2)觀察的客觀性。它是指善于實事示是地去知覺事物的品質。
。3)觀察的精細性。它是指在觀察中善于區分出事物細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質。
。4)觀察的敏銳性。它是指善于迅速發現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質。(2005年選擇題)
5、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答:觀察力是學生學習活動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學生觀察力的提高是,表現為觀察類型特征的改善與優良觀察品質的養成。對于擅長精細把握事物細微處或局部的分析型學生,就注意培養他們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與技能;對于擅長把握事物全貌而對細微、局部容易忽略的綜合型學生,應努力培養他們精細分析事物的能力與技能。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一般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在觀察活動中,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
。2)制定周密的觀察計劃。
。3)具備觀察事物或現象的必要知識。
(4)掌握一的觀察方法。
。5)學會做觀察記錄。
。6)觀察歸納、總結
。7)老師還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與優良的性格特征。
。8)教會學生自覺養成觀察習慣。
6.舉例說明什么是感覺對比現象。
答:對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現象。對比分同時對比與繼時對比兩種。
同時對比是幾個刺激物同時作用于同一感受而產生的對比現象。視覺的同時對比表現得較為明顯。如把明度相同的一個小方塊灰紙放在白紙的背景上,就顯得比放在黑紙的背景上要暗些,這就是色彩的同時對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對比現象繼時對比,如看過放在一張白紙上的一個小黑方塊半分鐘后,再看一張灰紙,就會看到在這張灰紙上有一個和原先那個黑方塊大小、形狀相同的淺灰色的影子。繼時對比在味覺中表現較明顯。如吃了糖以后再接著吃橘子,就會覺得橘子酸:吃了苦的東西后,再喝白開水覺得水也甜。
四、論述題:如何根據知覺基本特征,促進教育、教學效果。
答:知覺的基本規律體現在知覺的四個基本特性之中,知覺的基本特性是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和恒常性。(見簡答題1-3)知覺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映像仍然相對不變。視知覺恒常性有顏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狀恒常性等。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單證在職研究生用途在985院校免試入學項目中凸顯價值,特別適合在職人員高效提升學歷和職業競爭力。免試入學機制省去考試環節,降低門檻,為工作繁忙的職場人士提供便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職研究生介紹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流程,以同等學力申碩為例,先選院校提交材料申請入學,修滿學分后,滿足本科學士學位滿3年等條件可申碩,參加外國語和學科綜合統考,通過后完...
護理學在職研究生適合哪類人群?護理學在職研究生適合臨床護理骨干,助其職稱晉升與專業深耕;護理管理者,補全管理知識;護理教育與科研者,實現教學科研雙軌發展;跨領域...
河北免聯考在職研究生學校有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等。主要通過同等學力申碩方式招生,先入學參加課程學習,修滿學分后符合條件可參加申碩考試,通過且完成論文答辯,...
經濟學在職研究生就業優勢有哪些?是跨領域就業“萬能鑰匙”,享受國家戰略需求紅利,為職場晉升提供硬核背書,還能平衡工作與深造。熱門研究方向如綠色金融與能源經濟學、...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