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二人臺是流行于內蒙古自治區及山西、陜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區的戲曲劇種,俗稱“雙玩意兒”,又稱“二人班”。因為其劇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臺。各地的二人臺,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以內蒙古呼和浩特為界,分為東西兩路,建國前不久才統稱二人臺。
2006年5月20日,二人臺經國務院批準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于二人臺的形成時間和地點,有兩種說法:一說清光緒年間(1875-1908)于內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帶,在蒙漢民歌和曲藝絲弦坐腔的基礎上,吸收民間社火中的漢族舞蹈,創造了一丑一旦,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一說它是由清朝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曲藝打坐腔結合秧歌中 “踢股子”等舞蹈動作,發展而成。之后,由山西逃荒的難民傳到內蒙古西部,又吸收了蒙古族歌曲而進一步成長起來。
二人臺最初只是農民在勞動余暇自我娛樂的一種化裝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內蒙古土默特地區開始出現了職業班社,一般每班五至七人,劇目逐漸豐富,表演日益提高,開始由表演唱向代言體民間小戲發展。抗日戰爭時期,在內蒙古與河北張家口地區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現了東路二人臺的職業班社,有的班子多達十幾人。初步有了行當之分,除凈、末角外,又發展了其他行當。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戲”形式,由多人飾演不同角色同臺演出。同時有少數劇目還加進了武打。音樂、唱腔也有所創新。過去多是專曲專用,一曲到底。后來則根據劇情,配以多種曲調。有的唱腔向板腔體式發展。東路二人臺在建國前沒有女演員,西路二人臺,則早在職業班社出現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藝人榮雙羊和他的兒媳計子玉,岳石匠的女兒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婦同臺演出過。直至1946年,計子玉收女徒班玉蓮,才成為二人臺代職業女藝人。
建國后,二人臺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先后在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的河曲、陽高、大同,河北的張北、沽源、尚義、康保以及陜西的榆林、府谷等建立了二人臺專業演出團體和培養二人臺演員藝術學校。僅內蒙古西部就有專業劇團五個,以演二人臺小戲為主的烏蘭牧騎二十六個,此外各地還有許多業余劇團。
藝術特點
早期二人臺的表演形式比較單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裝也很簡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樂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揚琴、四塊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類的小曲,如《紅云》、《十段錦》、《十對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異。多以第三人稱進行演唱,情節簡單,少有鮮明的人物形象。
民國以后,隨著二人臺的向外傳播,在演出中,藝人們對二人臺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從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編,如《走西口》原來是以第二人稱對唱的形式演出,改編后成為以人稱進行表演,加進了情節和人物的小戲。隨著二人臺演出內容的豐富,它的音樂、表演和服飾也有所創新。在音樂唱腔方面,由原來的專曲專用,一曲到底,發展為多曲聯用;唱腔也出現了亮調、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簡單的板式變化。在表演方面,根據劇目內容的不同,形成了載歌載舞的“火爆曲子”(又稱“帶鞭戲”)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碼戲”。二人臺的舞蹈程式有“大圓場”、“大半月兒”、 “套月兒”、“風旋門”、“里外羅城”、“藥葫蘆”、“搬門”、“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兒撲瓜”等。此外,旦角還有一種叫作“打閃”的舞蹈動作,即右腳別于左腿上,兩臂畫一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礎上,吸收戲曲旦角“臥魚”身段而創造,為其他劇種所罕見。
舊時二人臺演出有一套習慣,一般先由丑角上場說“呱嘴”(又稱說“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稱的現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選取。然后通過問答的方式(稱“叫門對子”)把旦角叫上場接演正戲。正戲的表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載歌載舞的表演唱,俗稱“火爆曲子”或“帶鞭戲”,如《打》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勝。起舞時,折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專用,有時舞雙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數,舞姿猶如蛟龍盤柱,上下翻飛。手絹系旦角專用。建國初期,二人臺曾吸收二人轉耍手絹的傳統技巧,將手絹改為八角型,并發展為各種“出手”。不論哪種歌舞,都由慢轉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種是以唱為主的情節戲,俗稱“硬碼戲”。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進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這類戲表演比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虛擬、夸張的動作。如旦角的摸鬢、走碎步、開門、關門;丑角的出場亮相等。唱詞、數板、完場詩、道白中的“串話”,都講究合轍押韻,因完全用當地方言,故與普通話的聲韻不同。分為中東、衣齊、江陽、灰堆、尤求、波梭、川板、言前、姚條、發華、出入(入聲字)和小字(小人辰兒、小言前兒)十二道轍。語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常用比興的手法,形成的曲調、唱腔、別有風味。在服飾方面,由于藝人經濟條件稍有寬裕,添置了一些質地較好的行頭。盡管二人臺藝術上有了很大發展,但作為一個劇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以提高它的藝術表現力。
表現形式
二人臺的音樂是以當地山曲民歌“社火玩藝”中的的殃歌小調和道情戲中的部分樂曲基礎,又吸收了內蒙民間小曲以及陜北民歌中的一些曲調的特征而成,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二人臺的音樂分腔和牌曲兩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調,有些經過各種速度的變化處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礎上的器樂化。此外還吸收、借鑒了古牌曲、民間吹奏樂等,使其越來越豐富。演奏和伴奏時,主要有揚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塊瓦等樂器。音樂具有優美、清新、秀麗、明朗等特點。
二人臺分硬碼戲、帶鞭戲與對唱三大類。硬碼戲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較好的嗓音條件;帶鞭戲注重舞蹈表演;對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人臺的唱腔,基本上是專劇專曲,一曲一調。根據劇情變化,演唱時用慢、中、快的三拍式速度。
二人臺的傳統音樂唱腔比較豐富,多數是在一些民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最基本的曲調有“爬山調”和“爛席片”,此外,還吸收了其他民歌的曲子和其他劇種的一些曲牌,以豐富其表現力。其音樂形式,基本上屬于民歌結構,因而作為戲劇音樂還是很不成熟的。為了演唱方便,表演通常只有兩人,即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有時一人可以交替飾演幾個角色,俗稱“摸帽戲”。隨著二人臺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有的開始嘗試由多個演員表演陣容較大的梆子戲劇目,取得較好的效果。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歷史學在職研究生有含金量嗎?從含金量看,教育部政策支持專業學位教育,其培養目標明確。課程設置兼顧理論與實踐,如南昌大學中國史在職研項目,涵蓋多門核心課程并要求實...
管理學在職研究生有哪些具體研究生方向?管理學在職研究生方向眾多。管理科學與工程結合數學和信息技術優化決策,適合技術轉管理崗;工商管理培養中高層管理者;高級工商管...
哲學在職研究生哪個學校好?哲學在職研究生授課方式以網絡班為主,通過直播授課、視頻回訪等形式上課,時間地點靈活,適合距離遠或學習時間零碎人員,多提供錄播視頻,學員...
教育學在職研究生考試考什么科目?主要通過同等學力和專業碩士招生。同等學力申碩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外國語有口語交際等題型,學科綜合含主客觀題。專業碩士先參加全國聯...
理學在職研究生有哪些具體研究生方向?數學可用于金融建模等;物理學支撐半導體研發等;化學涉及醫藥研發等崗位;地理學應用于城市規劃等;大氣科學受環保等部門需求;地質...
國際法學在職研究生考哪些科目國際法學在職研究生通過同等學力的方式招生,滿足招生條件即可免試入學。后期課程學習完畢并符合碩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