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武寧采茶戲,又稱“武寧茶戲”,是贛北一個獨具風格、影響較大的地方劇種,以武寧為中心,廣泛流傳于修水、瑞昌、永修、德安、九江、奉新、靖安、銅鼓及湖北省的陽新、通山、大冶、黃梅、武穴等縣,深受人們喜愛。
武寧采茶戲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調”。當地人在種茶、鋤茶、摘茶、揀茶、制茶、賣茶、喝茶等勞動與交往活動中形成了一種“茶文化”,進而產生了一種“采茶歌”。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進士陳奉茲在《潯陽樂》中描寫當時九江元宵燈會盛況時寫道:“燈火照龍河,魚龍雜綺羅,偏憐女兒巷,一路采茶歌。”《武寧道光志》里也記載了一首古老的茶歌:“南山頂上一株茶,陽鳥未啼先發芽,今年姐妹雙雙采,明年姐妹摘誰家。”在武寧一些茶坊里,也流傳著《十二月揀茶歌》:“正月揀茶懶紡紗,一心一意去揀茶,心想做件漂白褂,腰中無錢托人賒,以后還錢去賣茶”。由此可見,當時民間“茶歌”風行盛況。這種優美動聽“采茶調”(包括民間小調)很自然地成為當時民間燈彩和婚嫁喜慶、祭祀、節日娛樂活動等歌唱部分的內容,特別是民間燈彩,有些是以唱“采茶調”為主的,所以叫做“采茶燈”。與此同時,“采茶調”還被民間藝人用到茶行、茶館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這一職業。當時武寧有很多商人在江西的四大名鎮之一的吳城開設茶行,武寧的“唱生”經常到這些茶行去賣唱,并將流傳到吳城的早期贛東北采茶戲和萬載花燈等帶回武寧,促進了武寧采茶戲的發展。
早期武寧采茶戲劇目只有一丑一旦的“二小戲”和一丑二旦或一丑一生一旦的“三小戲”,表演藝術顯得原始、古老,其音樂唱腔都是本地或外地傳來的民歌小調 (采茶調)。后來受到大劇種的影響和兄弟劇種的借鑒,逐步發展成有自己聲腔特色的“茶戲”。武寧采茶戲的表演藝術有自己的一套程式,如坤角舉手不超眉,坐必架腳。臺步有慢步、快步、云步、跑步之分,走臺步時手拿手帕自然擺動,走一步膝蓋稍向前傾,坐下時雙手將后衣擺向后掀,很接近生活。由于長期草臺演出,武寧采茶戲還創造了一套適應于草臺演出的武功和身段,如“三步頭”、“九四頭”等。
武寧采茶戲的音樂唱腔極其豐富,按傳統有九板十八腔之說。武寧采茶戲唱腔的特點是下旋音多,善于表現訴說、悲哀、哭泣等感情。武寧采茶戲最主要的骨干唱腔是“北腔”,一板三眼,頂板起唱,鑼鼓伴奏,整個唱腔由起板句(一、二句),檢板句(三、四句)、中韻句(五句)、落板句(六句)六個樂句組成的“六句式”唱腔,其第三、四句可以無限反復,能唱大段的敘事唱詞,因而成為主要的骨干唱腔。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計算機在職研究生報考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需參加統考和復試,錄取后畢業拿雙證;同等學力先入學學習,再參加申碩考試,通過后拿碩士學位證。考生可依...
醫學在職研究生報名官網入口是報考流程的核心環節,招生政策的任何更新都可能影響報考計劃。本文深入解析最新招生政策的核心調整點,包括報考資格的具體變更、報名時間節點...
隨著職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個地區的上班族為了能在職場立足,都加入了在職研究生的報考隊伍中。
北京在職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在非全日制和同等學力申碩中存在明顯差異。非全日制研究生錄取更側重工作經驗和綜合能力評估,分數線設置相對靈活;同等學力申碩則強調學術背景和...
醫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材料清單中,臨床工作經驗證明是關鍵環節。本文詳細解析證明的準備要點,包括證明格式規范、內容完整性要求及常見錯誤避免方法。考生需注意證明需加蓋單...
課程與教學論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與學費關聯緊密課程與教學論在職研究生是教育學下屬專業,聚焦“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優化”,很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