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論述題匯總(三)
2009-03-02 10:04:35 來源:
【育路網閱讀提示您】育路編輯特整理了成人高考必看“毛概”論述題,請各位考生認真去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您考試成功。
1、試述建立廣泛的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歷史經驗證明: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要取得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在中國,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1)必要性。
、僦袊锩臄橙水惓姶。不僅有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還有與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相勾結的大資產階級,要打倒三大敵人,單憑無產階級孤軍奮斗不可能取勝,必須聯合其他革命階級,共同對敵。加之中國軍閥內部充滿了矛盾與爭斗,無產階級可以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爭取同盟者,以打擊主要敵人。
、谥袊胫趁竦匕敕饨ㄉ鐣且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與地主階級、大資產階級都只占人口的少數尖銳對立,而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中間階級則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中國無產階級要打倒三大敵人,就必須聯合在革命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工、農、小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結成聯盟。③中國革命發展的不平衡性曲折性與長期性,決定了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必須運用統一戰線的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促使敵我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轉化,從根本上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
。2)可能性。
、俳袊鐣嬖谥e綜復雜的矛盾,在客觀上提供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利用矛盾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可能性。
②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與階級關系也決定了中國建立廣泛統一戰線的可能。
2、試述必須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各方面建設的首位。
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各項工作的首位,這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的一個突出特點。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原因主要有:
。1)它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的基本要求。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建黨思想,無產階級政黨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中,需要“經常自己批判自己”,也就是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造客觀世界的任務。如果不重視主觀世界的改造,要完成改造客觀世界的任務則是不可能的。
(2)它是由中國國情和黨本身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舊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要成分、封建主義影響較深的國家,農民、小資產階級人數眾多。國民革命失敗后,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黨長期處在農村環境之中,黨內農民、小資產階級成分比重較大,黨內最本質的矛盾,就是無產階級思想與非無產階級思想,特別是與農民、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因此,黨的建設中最主要的問題,首先就是思想建設問題,要用無產階級思想去改造和克服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
。3)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各方面建設的基礎。黨內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存在深刻地反映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如:在政治上容易“左”右搖擺,走極端;在組織上表現為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在作風上常常是理論與實際相分離。要克服這些錯誤,首先必須從思想上克服小資產階級的影響和侵襲。因此,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都必須以黨的思想建設為基礎,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各項建設的首位,以保證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順利發展。
3、試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形成的三大優良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能夠領導革命取得勝利的主要保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必須繼承和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
。1)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體現了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原則,它關系到黨本身的鞏固和發展,關系到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這一作風,就是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從實際出發,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和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
。2)堅持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體現了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根本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黨之所以有力量的根本原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這一作風,就是要求全黨始終把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共產黨員不能有任何的私利,一切都要以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高標準,黨的干部要把自己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以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3)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也是由黨的根本性質和根本宗旨所決定的,它是解決黨內矛盾、進行黨內斗爭的有效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這一作風,能夠使黨員自覺地抵制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和侵襲,嚴于律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善于聽取別人的批評意見,勇于糾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以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
4、試述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
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三者的相互關系是:黨的建設是核心,統一戰線以武裝斗爭為支柱,武裝斗爭以統一戰線為基礎;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基本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1)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的關系。當黨的政治路線是正確地處理同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或被迫分裂著統一戰線的問題時,黨的發展、鞏固和布爾什維克化就前進一步;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同資產階級的關系,黨的發展、鞏固和布爾什維克化就要后退一步。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黨才能充分認識到在各個不同階段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推動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并在統一戰線中始終堅持獨立原則,實行正確的政策和策略;才能充分發揮黨的干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從而增強統一戰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科學地總結統一戰線的經驗教訓,促進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2)黨的建設和武裝斗爭的關系。當黨能正確處理革命武裝斗爭問題時,黨的發展、鞏固和布爾什維克化就前進一步;如果不能正確處理這個問題時,黨的發展、鞏固和布爾什維克化就會后退一步。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黨才能在極端的白色恐怖下,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不動搖,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旗,揭開中國革命新的一頁;才能從實際出發,走上符合中國國情要求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并且認真研究和解決相關的重大問題,創建一塊塊革命根據地,并使這些“星星之火”逐步成為“燎原之火”;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素質和黨領導的武裝斗爭的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從而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奠定堅強的武裝力量的基礎。(3)統一戰線與武裝斗爭的關系。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都密切聯系于武裝斗爭這一形式,離開了武裝斗爭,離開了游擊戰爭,就不能了解黨的政治路線。黨的政治路線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武裝斗爭。在中國,離開了武裝斗爭,就沒有無產階級的地位,就沒有人民的地位,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因此,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如果黨不在聯合資產階級時又同它進行堅決的、嚴肅的“和平”斗爭,黨就會瓦解,革命就會失敗;同樣,如果黨在被迫同資產階級、主要是大資產階級分裂時,不進行堅決的、嚴肅的武裝斗爭,黨也會瓦解,革命也會失敗。迫同資產階級、主要是大資產階級分裂時,不進行堅決的、嚴肅的武裝斗爭,黨也會瓦解,革命也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