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匯率與匯率制度
來源:發布時間:2009-05-22 11:39:04
匯率與匯率制度
(一)匯率與進出口貿易
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一國貨幣貶值,增強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會起到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一國貨幣升值,則會起到刺激進口,限制出口的作用。
(二)中國匯率制度的演變
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匯率形成機制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以嚴格行政管理為主的外匯管制體制,人民幣匯率是由國家有計劃地確定和調整。因此,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調節作用完全喪失,只在外貿企業中起統計折算工具的作用。
2.改革開放以后匯率制度改革
改革開放后,我國外貿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從1979到1993年,國家對外匯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變固定的、單一的官方匯率,為可變的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并存的雙重匯率。在匯率水平上則實行了以人民幣不斷貶值為主導的政策,以糾正人民幣幣值的高估,逐步強化匯率對外匯收支及進出口貿易的調節作用。
(三)中國現行匯率制度(掌握)
1994年以來我國進行的匯率制度改革,無論從深度、廣度,還是從影響來看,都比以往的改革更為徹底和全面。首先,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使我國的匯率形成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匯率杠桿調節作用明顯加大;其次,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為各類外貿企業提供了相對平等競爭的環境;第三,取消國際收支經常性交易方面的外匯限制,實行貨幣的自由兌換,為企業提供了寬松的用匯條件;第四,建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使我國外匯市場進一步完善,國家運用經濟手段調控進出口貿易的能力進一步加強。總之.我國匯率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市場信號調節進出口企業行為.使市場機制在對外貿易宏觀調控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使匯率成為調節進出口活動強有力的經濟杠桿。
(單選)對目前我國的匯率制度描述正確的是:
A. 實行了人民幣資本賬戶的自由兌換
B. 實行了人民幣經常賬戶的自由兌換
C. 取消了銀行結匯售匯制度
D. 建立了完善的外匯市場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