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營銷調研與市場需求預測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7-21 17:41:58
(一)營銷調研過程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營銷調研過程有以下四個步驟:
1.確定調研目標。調研目標的確定對整個營銷調研乃至營銷決策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制定調研方案。調研方案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確定信息來源,是二手資料還是原始資料。
(2)選擇收集資料的方法
具體收集數據的方法有許多,選擇時要根據調研目標、資料來源情況、時間限制、調研預算等因素來決定。
(3)設計抽樣方案
絕大多數的營銷調研都是抽樣調研,抽樣方案的設計通常包括四項內容:確定抽樣總體、確定樣本單位、確定抽樣規模和確定具體的抽樣技術。
3.實施調研方案,收集、分析數據這項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選拔和培訓調研人員、實際收集資料、對收集上來的資料進行檢查、核實和校訂、將資料進行分類和編碼、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處理。
4.撰寫調研報告
(二)二手資料的來源
二手資料是他人為了非本次調研的目的已經收集和整理好了的現成信息。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二手資料,可以大大節約時間、精力和費用。所以,一般的營銷調研總是首先從案頭調研開始。二手資料的來源可以分為企業內部記錄和外部市場情報兩大類。
1.企業內部記錄及數據庫營銷
企業各職能部門都有相關的資料和記錄,特別是那些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管理信息化的現代化企業,其管理信息系統中記錄了企業經營運作的相關數據和信息,營銷調研人員能夠快速、方便地查詢到這些信息。
數據庫營銷就是數據庫技術和市場營銷有機結合的產物,即企業通過建立、更新和運用包含大量相關信息的營銷數據庫,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實施營銷數據庫通常要經歷以下幾個過程: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確認“理想顧客”、利用數據庫制定營銷決策和完善數據庫。
2.市場情報
企業外部市場情報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政府機構、國際組織、銀行、商會和行業協會、專業調研機構和有關的出版物及各類傳媒。
(三)實地調研方法
原始資料是指為了本次調研的目的而專門收集的信息,它在時效性、針對性、相關性、可比性和精確性等諸多方面優于二手資料。收集原始資料的實地調研方法常用的有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三種。這三類方法具有不同的特點,各自適用于不同的調研目標和條件,而且還常常結合起來使用。
1.詢問法
詢問法是由調研人員向被調查者提問,被調查者作出回答的形式取得所需調研資料的方法。詢問法可以通過電話、信函、面談、傳真、互聯網等途徑進行,是營銷調研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實地調研方法。按照調研組織方式的不同,常用的詢問調查方法可分為人員訪談、問卷自填和計算機輔助訪談三種。詢問法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它可以進行結構化程度較高的調研。
2.觀察法
與詢問調查法相比,觀察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調查者同被調查者之間通常沒有直接交流。因此觀察法在觀察人們的行為、表情、姿勢和物體的形狀、位置、相互之間的距離和記錄聲音和圖形等方面,往往可以獲得更加準確的調研結果。然而,這種方法很難觀察和記錄到人們內在的心理感受,也不適合于調查那些歷時較長的事件。
3.實驗法
實驗法是一種定量的因果分析調研技術,它在營銷調研實踐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是市場試銷。
(四)市場需求預測
1.市場需求的基本概念
(1)需求:有支付能力的欲望。
(2)市場總需求:在特定時期、特定區域內的特定市場環境下,特定行業通過特定營銷投入導致市場對某產品或服務可能的總購買量或金額。它是一個變量。
(3)市場下限:在沒有任何營銷支出的情況下出現的基本購買金額。
(4)市場潛量:也稱“市場上限”,即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當需求達到一定水平時,再多的促銷手段和營銷投入也不能使需求繼續增長的需求水平極限。
(5)基本需求:市場可能購買某產品所有品牌的總量/金額。
(6)選擇性需求:市場對單個品牌的可能需要購買量/金額。
(7)企業銷售潛量:當企業的營銷支出和努力大于競爭對手時,市場對企業產品或服務的需求量水平。
(8)市場占有率:也稱“市場份額”,是企業銷售額占有行業銷售總額的比率,是競爭分析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2.測量當前市場需求的常用方法
(1)市場總需求量測算法。即市場總需求量Q=市場上購買者的數量n×平均每個購買者的年購買量q×產品的平均單價p。
(2)連續比例法。是市場總需求量測算法的變形。
3.預測未來市場需求的常用方法
(1)購買者意向調查法。
(2)專家調查法,也稱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3)市場試銷法。
(4)時間序列分析法。即根據過去的銷售實績,預測未來的銷售發展趨勢。某種產品歷年銷售量(Y)的時間序列,可按趨勢(Trend)、周期(Cycle)、季節(Season)和意外事件(Erratic events)四個主要因素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