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商務理論與實務關稅措施復習資料三
來源:發布時間:2010-10-29 14:22:44
三、關稅的主要種類
1、按征收的對象或商品流向分為:(進口稅、出口稅、過境稅)
(1)進口稅
是進口國家的海關在外國商品輸入時,根據海關稅則對外國進口商品所征收的關稅。
進口稅又分為:最惠國稅和普通稅
最惠國稅適用于與該國簽訂有最惠國待遇條款的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所進口的商品。
普通稅適用于與該國沒有簽訂這種協定的國家或地區所進口的商品。
(2003年試題)
一般進口稅主要可以分為( C )
A、特惠稅和最惠國稅 B、差價稅和選擇稅
C、最惠國稅和普通稅 D、普通稅和差價稅
(2)出口稅
出口稅是出口國家的海關對本國產品輸往國外時,對出口商所征收的關稅。征收出口稅的目的:一個是為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另一個是為了保證本國的生產或本國市場的供應。
(3)過境稅
過境稅又稱通過稅,是一國對于通過其關境的外國貨物所征收的關稅。
2、按征收關稅的目的分為:(財政關稅、保護關稅)
(1)財政關稅,又稱收入關稅
財政關稅又稱收入關稅,是指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關稅。
(2)保護關稅
是指以保護本國工業或農業的發展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關稅。
一般來說,保護關稅稅率越高,越能達到保護的目的。
有時稅率高達100%以上,等于禁止進口,稱為禁止關稅。
3.按照差別待遇和特定的實施情況分為:(進口附加稅、差價稅、特惠稅)
(1)進口附加稅,又稱特別關稅。除了征收一般進口稅外,根據某種目的再加征收的進口稅
主要有兩種:
①反補貼稅,又稱抵銷稅或補償稅:是對于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獎金或補貼的外國商品所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
②反傾銷稅:是對于實行商品傾銷的進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種進口附加稅。
(2)差價稅
稱差額稅。當本國生產的某種產品的國內價格高于進口的同類產品的價格時,為了削弱進口商品的競爭能力,保護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按照國內產品價格與進口產品價格之間的差額征收的關稅,就稱作差價稅。
例:進口差價稅的征收方法是
A、按商品的國內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差額向本國進口商征收。
B、按商品‘的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差額向本國進口商征收。
C、按從價稅額與從量稅額之間的差額向外國出口商征收。
應選:A
(3)特惠稅,又稱優惠稅
概念:指從某個國家或地區進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給予特別優惠的低關稅和免稅待遇。
(1)二戰后比較有名的特惠關稅:洛美協定、普遍優惠制;
1)洛美協定:指國家之間的特惠稅。
2)普遍優惠制:
①概念:簡稱普惠制。是指發達國家承諾對從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輸入的商品,特別是工業品及其半制成品,普遍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和非互惠的關稅優惠的待遇。
判斷題:
普惠制是指發達國家承諾對從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輸入的商品,特別是工業品及其半制成品,普遍給予關稅優惠的待遇,其主要原則是:普遍的、非歧視的和非互惠的。
答案:對
4.按照征收方法或征稅標準分類:(從量稅、從價稅、混合稅、選擇稅)
(1)從量稅
是以商品的重量、數量、容量、長度和面積等計量單位為標準計征的關稅。
從量稅的計算公式:從量稅額=商品數量×每單位從量稅
(2)從價稅
按進口商品的價格為標準計征一定比率的關稅。
(3)混合稅又稱“復合稅”
也就對某一種進口商品,同時征收從價稅和從量稅。
混合稅額=從量稅+從價稅
(4)選擇稅
是對于一種進口商品同時訂有從價稅和從量稅兩種稅率,在征稅的時候,選擇其稅額較高的一種征稅。
(2006年試題)
按照征收的方法,關稅可以分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