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理論與實務復習資料(9)
來源:育路國際商務師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5-24 09:18:47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國際商務師課程 全面的了解國際商務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 2011年國際商務師相關資料 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商務師貿易理論之地區經濟一體化理論介評
一、關稅同盟理論
系統提出關稅同盟理論的是美國經濟學家范納門oVinel)和李普西(K.G.I.ipsey)。
(一)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果
關稅同盟建立后,關稅體制成為對內取消關稅、對外設置差別待遇的共同關稅,將會產生以下靜態效果(StaticEffect):
1. 貿易創造效果(TradeCreatingEffect)。貿易創造效果由生產利得和消費利得構成。關稅同盟成立后。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實行專業化分工。這樣,關稅同盟某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生產品便被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的進口所替代。從而使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擴大了生產所帶來的利益;同時,通過專業化分工,使本國該項產品的消費支出減少,而把資本用于其他產品的消費。擴大了社會需求,結果使貿易量增加。貿易創造的結果是關稅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水平提高。
2.貿易轉移效果(TradeDiversingEffect)。假定締結關稅同盟前關稅同盟國不生產某種商品而采取自由貿易的立場,免稅(或關稅很低)地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產品;關稅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員國該產品轉由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進口。如果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不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則進口成本較同盟成立前增加。消費支出擴大,使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水平下降,這就是貿易轉移效果。
3.貿易擴大效果(TradeExpansionEffect)。貿易創造效果和貿易轉移效果是從生產方面進行考察關稅同盟的貿易影響的,而貿易擴大效果則是從需求方面進行分析的。關稅同盟無論是在貿易創造還是在貿易轉移情況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擴大的效應,從而都能產生擴大貿易的結果。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講,關稅同盟可以促進貿易的擴大,增加經濟福利,這就是貿易擴大效果。
4.關稅同盟成立后,可減少行政支出。建立關稅同盟后,同盟內彼此間廢除關稅,故可以減少征收關稅時的行政支出費用。
5.關稅同盟建立后,可減少走私。由于關稅同盟的建立,商品可在同盟國間自由移動,在同盟內消除了走私產生的來源,這佯?不僅可以減少查禁走私的費用支出,還有助于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6.關稅同盟建立后。可以增強集團集體談判力量。關稅同盟建立后,集團整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統-對外進行關稅減讓談判,有利于同盟成員國地位的提高和貿易條件的改善。
(二)關稅同盟產生的動態效果
關稅同盟的建立,對同盟成員國的經濟必將產生較大的影響。關稅同盟的動態效果,主要是分析關稅同盟對同盟成員國經濟各方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專業化分工和生產配置。關稅同盟的建立使成員國間的市場競爭加劇,專業化分工向廣度和深度拓展,使生產要素和資源更加優化配置。
2.獲取規模經濟利益。關稅同盟成立后,成員國國內市場向統-的大市場轉換,自由市場擴大,從而使成員國在適當生產規模條件下,獲取專業與規模經濟利益。
3.刺激投資。關稅同盟的建立,市場的擴大,投資環境的大大改善,會吸引成員國廠商擴大投資,也能吸引非成員國的資本向同盟成員國轉移。對同盟成員國而言,為提高商品競爭能力、改進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則需增加投資。對非成員國,為了獲得關稅消除的好處、突破同盟成員國的歧視性貿易措施,會以擴大投資方式提高自己廠商的競爭能力。
4.促進技術進步。關稅同盟建立后。市場擴大、競爭加強、投資增加、生產規模擴大等因素,均可使廠商增加研究與開發投資。導致技術不斷革新。
5.提高要素的流動性。關稅同盟成立后,市場趨于統一,生產要素可在成員國間自由移動,提高了要素的流動性,促進要素的合理配置。
6.加速經濟發展。關稅同盟建立后,由于生產要素可在成員國間自由移動,市場趨于統一并且競爭加劇,投資規模擴大,促進了研究與開發的擴大,技術進步提高,加速了各成員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