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理論與實務復習資料(4)
來源:育路國際商務師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5-24 09:23:55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國際商務師課程 全面的了解國際商務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 2011年國際商務師相關資料 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二、發展中國家與地區的貿易發展型式
戰后以來,多數發展中國家都相繼制定了經濟發展戰略,對外貿易發展型式在其中占了重要部分。貿易發展型式主要有進口替代(1mportSubstitution)和面向出口(ExportPromotion)兩種。
(一)進口替代貿易發展型式
所謂進口替代貿易發展型式,就是通過保護和鼓勵政策,建立和發展本國的制造業,用本國生產的制成品,半制成品和其他工業,替代外國的制成品進口,以帶動經濟增長,實現工業化,糾正貿易逆差,平衡國際收支。
戰后50年代,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一般都是從實施進口替代貿易發展型式開始的。如當時一些拉丁美洲大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這是因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感到,只有改變自己畸形的經濟結構,改變以前進口制成品、出口初級產品的狀態,才能改善自己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不平等地位。因此,從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進口替代貿易型式十分盛行。
1.進口替代貿易型式的種類與政策措施
由于發展中國家各國具體條件不同,各國實施進口替代的進程有很大差異。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原來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的國家,它們的進口替代一般是從建立非耐用消費品工業入手;另一類國家,在二次戰前已建立一定規模的工業,特別是輕工業,戰后它們的進口替代的內容,一般側重于建立耐用消費品和基礎工業。
為實現進口替代的目標,他們都采取了保護和鼓勵政策。
(1)執行貿易保護政策。它是實施進口替代的一項基本政策。
其內容有:對制成品,特別是消費品進口,通過關稅和非關稅手段以限制直至完全禁止外國某些工業品的進口。
(2)實行比較嚴格的外匯管制政策,以將有限的外匯用于經濟發展最急需的一些領域。
(3)實行優惠的投資政策。為加速國內資金積累,國家在財政稅收、價格和信貸等方面給予進口替代工業以特殊優惠,以促進它們的發展。
2.進口替代貿易型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1)積極作用
①由于提供了一個有保護的、有利可圖的市場,使這些國家的工業,特別是制造業得到了發展。據計算,1950年至1960年,亞非拉國家制造業年平均增長率為6.9%,1960-1970年為8.1%。
②進口替代促進了這些國家經濟結構的改造,單一畸形的經濟結構有了改變。它表現在: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比重上升較快,而農業的比重相對下降;
③進口替代貿易型式加強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自立程度。具體表現在:進口的制成品在國內總供給中的比重大大下降,一些國家的設備自給率有所提高。
(2)消極影響
①市場不足,替代工業的產品銷售困難。由于這些國家人民較貧困,購買力低,限制了國內市場的擴大,使進口替代工業出現市場不足、產品銷售困難、生產力閑置的情況。
②忽視對基礎工業,尤其是農業的建設,導致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⑧未能改善國際收支上的困難。進口替代固然使國外工業消費品的進口大大減少,從而節約了外匯。但是機器設備、中間產品和原材料的進口急劇上升。同時,貿易保護措施和匯率措施,使工業品成本高、質量低而缺乏出口競爭能力;傳統的初級產品出口也因本幣高估而受到影響。結果,進口替代沒有緩和國際收支上的困難,相反使情況日趨惡化。
(二)面向出口的貿易發展型式
所謂"面向出口"的貿易發展型式,又叫出口主導型貿易發展型式,就是扶植和鼓勵發展出口加工工業,使本國的工業生產面向世界市場,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過去的傳統的初級產品出口。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擴大出口來積累資金,帶動整個工業和國民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