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理論與實務復習指導(6)

來源:育路國際商務師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6-13 08:46:22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國際商務師課程 全面的了解國際商務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 2011年國際商務師相關資料 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2.貿易保護主義加重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由于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出口,削弱了發展中國家償還債務的能力,由于出口減少,發展中國家債務占出口比重從70年代的15——16%提高到1982/1983年的24%。

  (七)新貿易保護主義正在阻礙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增長

  預計,經合發組織國家逐步增加的保護相當于提高15%的關稅,將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下降。

  三、新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強的原因

  (一)80年代以來,主要工業國家經濟處于低速發展,失業率一直較高

  整個工業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除個別年份,一直處于低速增長,低于1968-1977年的3.5%;而失業率卻大大高于1968一1977年的3.7%。

  (二)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美國貿易逆差急劇上升,成為新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發源地

  70年代中期以后,美國對外貿易逆差不斷加重。同期,美國對日本、原聯邦德國的對外貿易逆差加重。為了減少貿易逆差,美國一方面迫使對它有巨額貿易順差的日本等國開放市場,另一方面加強限制和報復的進口措施。

  (三)國際貨幣關系的失調

  匯率長期失調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貿易保護壓力。首先,浮動匯率迫使貿易商購買期貨和以"海琴"(Hedge)來保值,增加了交易成本,又引起價格、投資效益和競爭地位的變化。其次,匯率的過高與過低均易產生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

  (四)政治上的需要

  高失業率、工會力量的強大、黨派的斗爭和維護政府形象大大加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如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壓力來自紡織工業部門。

  (五)貿易政策的相互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相互依靠的加強,貿易政策的連鎖反應也更敏感。美國采取了許多貿易保護措施,它反過來又遭到其他國家明的與暗的報復措施,使得新貿易保護主義蔓延與擴張。

  戰后貿易自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恢復和迅速發展,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中出現廠貿易自由化傾向。

  一、貿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現

  貿易自由化(Liberalization of Trade)又稱"對外貿易自由比",是指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度采取的某些逐步放寬和取消限制進口以促進自由貿易發展為宗旨的措施。主要是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大幅度地削減關稅

  1.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成員國范圍內大幅度地降低關稅。從1947年至70年代末,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主持下舉行了七次多邊貿易談判。各締約國的平均進門最惠同稅率巳從50%左右下降到5%左右。

  2.歐洲經濟共同體實行關稅同盟。對內取消關稅,對外統一關稅,并通過談判。達成關稅減讓的協議。導致關稅人幅度地下降。此外。歐共體國家還通過簽訂優惠貿易協定的方式,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諸國。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簡稱非加太國家),地中海沿岸的-'些國家,阿拉伯同家及東南亞國家聯盟等削減雙邊貿易關稅,如與非加太國家簽訂的《洛美協定》。

  3.通過普遍優惠制的實施,發達國家對來自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商品,特別是制成品和半制品的進口給予普遍的、非歧視和非互惠的關稅優惠。

  (二)降低或撤銷非關稅壁壘

  戰后初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許多商品進口實行嚴格的進口限額、進口許可證和外匯管制等措施,以限制商品進口。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這些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寬了進口數量限制,擴大了進口自由化,增加了自由進口的商品;放寬或取消了外匯管制,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促進了貿易自由化的發展。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 亚洲中文色另类欧美小说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