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際商務師考試需求彈性復習資料2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2-10-22 10:55:00
4.需求價格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
生產者的總收益是價格和需求量的乘積。當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大小不同時,價格變動所引起的總支出或總收益的變動是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一般可分為三種情況:
(1) 需求富有彈性時——即|Ed|>1時,價格降低會增加總收益,相反,價格提高會減少總收益,商品價格與總收益成反方向變動(薄利多銷)
例如:我們假設某維生素類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為3,某藥店銷售該產品的原始零售價格為20元,在三個月內的銷售量是300盒,那么藥店在三個月內的總收益是20元/盒X300盒,即6000元;如果藥店為了短期收益快速增長,降價10%,零售價格下降到18元,根據需求價格彈性銷售量增幅30%,即三個月內銷售量是390盒,那么通過降價后的總收益為18元/盒X390盒,即7020元,通過降價藥店的總收益增加了1020元,這也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薄利多銷”了。也就是說當某類藥品需求價格富有彈性的時候,降價是可以增加藥店經營總收益的,反之,如果藥店對于需求富有彈性的藥品或者保健品進行漲價,藥店的總收益則會降低,如上述案例漲價10%,將會導致銷售量下滑30%,三個月的總收益就變成了4620元,較漲價前總收益減少了1380元。
(2) 需求缺乏彈性時——即|Ed|<1時,價格降低會減少總收益,相反,價格提高會增加總收益,即商品價格與總收益成同方向變動(谷賤傷農)
我們假設某中高端心血管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為0.2,某藥店銷售該產品的原始零售價格為50元,在三個月內的銷售量是300盒,那么藥店在三個月內的總收益是50元/盒X300盒,即150000元;如果藥店出于短期收益增長的目的將該藥品降價10%,零售價格下降到45元,根據需求價格彈性銷售量增幅2%,即三個月內銷售量是306盒,那么通過降價后的總收益為45元/盒X306盒,即13770元,通過降價藥店的總收益反而降低了1230元!如果藥店針對該產品漲價10%,市場需求即銷售量降低了2%,即三個月銷售量為294盒,通過漲價藥店的總收益增加到16170元,即增幅170元。當某類藥品需求價格缺乏彈性的時候,降價不僅不能增加藥店經營總收益的,反而會降低藥店的總收益,反之,如果藥店對于這類藥品或者保健品進行漲價,藥店的總收益則會增加。
(3) 需求單位彈性時——即|Ed|=1時,價格無論降低還是提高,都不會引起總收益變動。價格變化與總收益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