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觀點
來源:發布時間:2009-02-07 10:14:49
支持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觀點
(一)國內市場扭曲。由于國內市場存在外部經濟、工資差額、生產要素的非移動性等“扭曲”,價格機制未能充分發生作用,資源沒達到最佳利用狀態,那么,以人為的“扭曲”如采取關稅等保護貿易措施抵消原來“扭曲”帶來的不良影響,反而比實行自由貿易更為適宜。
(二)改善貿易條件。課征關稅或實行數量限制時,可能促使出口國家價格下降,從而改善進口國貿易條件。這種情況在下列條件下尤其顯著:進口國進口總額占該商品世界進口總額比重較大,大國進口具有影響世界市場價格的能力,因此更能促使出口國降價;該商品的輸出供給彈性很小,出口商品的數量不以市場價格的變化做出較大變動。
(三)維持高水平工資。自由進口工資水平低的國家的產品,對國內工資和產業造成競爭,其結果會使本國難以維持較高的工資水平與生產水平,為維持本國高工資水平,必須實施貿易保護。
(四)增加國內就業。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可以減少進口,刺激本國生產,增加國內就業。
(五)反傾銷。傾銷是指以低于正常價格和不合理的低廉價格向國外出口,一般是指低于本國銷售價格出口。進口國的本國產業由于外國的傾銷而遭受嚴重損害時,可采取反傾銷的政策以抵消外國的傾銷效果,保護國內產業。這就是反傾銷的保護理論。
(六)改善貿易收支或國際收支。征收關稅與限制進口的措施,可減少一國的輸入,有助于改善貿易收支或國際收支。在貿易收支或國際收支逆差較大時,或在通貨膨脹與金融危機時,這種保護理論最為流行。但這種保護只有在其他國家不進行報復時才有效。
(七)作為報復手段與談判手段。當一國出口受到他國關稅的損害時,出口國也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使得對方國家出口也受到關稅提高的影響,從而促使彼此相互取消或減讓關稅,將關稅作為報復和談判手段。
(八)國防或國家安全。自由貿易使得各國經濟相互聯系和依存,如果發生戰爭,這種經濟依存受到影響,必定影響本國國防和國家安全,那么對于相關戰略物資產業,國家就應該加以保護,維護國家安全。
(單選)
1.支持戰后貿易自由化的代表作是:
A.《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B.《爭取較好未來的貿易政策》
C.《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D.《制造業報告》
答案:B
(多選)
2.支持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觀點有:
A.作為報復手段與談判手段
B.增加國內就業
C.增加國內消費者福利水平
D.改善國際收支
E.維持公正的國際貿易秩序
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