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之我國的產品質量法
來源:來源于網(wǎng)絡發(fā)布時間:2009-09-05 11:16:48
一、適用法規(guī)——1993年全國人大第七次常務委員會議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產品質量法》。
二、生產者的產品質量義務與責任
(1) 生產者應對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
(2) 產品或其包裝上的標識應當符合相應的要求,對裸裝的食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3) 特殊產品的包裝必須符合相應要求
(4) 生產者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
(5) 生產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6) 生產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識、名優(yōu)標識等質量標志。
(7) 生產者生產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的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三、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與責任
(1) 執(zhí)行進貨驗收制度。
(2) 銷售者應當保證銷售產品的質量。
(3) 銷售者應當保證銷售產品的標識符合法律的要求。
(4) 銷售者不得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
四、損害賠償?shù)姆秶c時效
1.范圍
人身損害賠償和財產損失
在產品責任的舉證方面,我國目前采用過失責任和無過失責任原則并舉。
(07年試題)
消費者甲在使用某廠生產的節(jié)能燈管時,燈管發(fā)生爆炸,造成甲雙目失明。經(jīng)查,爆炸是因燈管質量不合格造成的。根據(jù)我國《產品質量法》,甲可以請求的損害賠償包括( ABCD )
A、醫(yī)療費 B、財產損失
C、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D、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E、懲罰性損害賠償
2.產品責任時效(重點)
訴訟時效——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shù)脑V訟時效為2年,于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請求權時效——產品責任法規(guī)定的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終用戶、消費者滿10年后喪失。
(04年試題)
以下關于我國《產品質量法》表述正確的是(D )
A、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失不屬于損害賠償?shù)姆秶?br /> B、 在產品責任訴訟中,消費者只能通過產品有缺陷為理由,以侵權進行訴訟
C、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shù)脑V訟時效為1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D、消費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谠斐蓳p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終用戶、消費者滿10年喪失,但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