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綜合輔導資料(2)

來源:育路國際商務師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5-11 14:36:19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國際商務師課程 全面的了解國際商務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 2011年國際商務師相關資料 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對外經濟發展

  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

  (一)、改革開放前對外經貿發展概況

  在20多年的中央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的外貿體制具有三個最突出的特色:壟斷、中央計劃、中央財政。從1950年到1978年整個國家的出口總量僅為851.9億美元,進口總量僅為841.2億美元。可以說,總體發展緩慢。

  (二)、改革開放以來對外經貿發展概況(1978~2004)

  (一)貨物貿易的發展

  1.貿易額

  1978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僅約200億美元,2004年這一數值達到11547.4億美元,共計增長了56倍,每五年翻一番,年平均增長速度約16.7%,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為9.8%,對外貿易依存度[(進口額+出口額)/GDP ]迅速提高,2004年達到75%,它表明中國經濟開放度越來越高,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增強。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進出口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不僅高于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于世界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中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例以及在世界貿易中的排位不斷提前。1978年中國出口貿易在世界貿易中居第32位,2004年上升到第3位,僅次于美國和德國,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之一。

  2.貿易差額

  1981~1990年這10年對外貿易整體上呈現逆差。1991~2004年間,對外貿易整體上呈現順差。從整體上看,貿易呈大幅順差且順差呈增長趨勢。

  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地為香港、美國、歐盟等貿易伙伴,貿易逆差來源地為臺灣省、韓國、日本、東盟等貿易伙伴。

  3.貿易商品結構

  進出口貿易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進出口商品結構也得到明顯改善。

  (1)出口商品結構明顯優化。在出口貿易中,制成品的比例不斷升高,初級產品的比例不斷下降。1978年,初級產品出口占53.5%,工業制成品占 46.5%;2004年,工業制成品占90.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出現過兩次大的跨越。

  第一次是1986年,紡織服裝取代石油成為中國第一出口產品,標志著中國擺脫了以資源為主的出口結構,進入了以勞動密集型制成品為主導的時代。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 先峰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字幕 | 欧美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