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專業知識輔導(1)

來源:國際商務師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7-29 08:55:14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國際商務師考試 課程全面的了解國際商務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 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相關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吸收論

  吸收論是米德和亞歷山大在戰后初期提出來的。它是以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為基礎,分析開放經濟條件下,國民收入各變量和總量對國際收支的影響。該理論認為,由于國內商品和勞務的消費大于生產,因此必須輸入國外的商品和勞務加以彌補,故出現國際收支逆差。

  凱恩斯的國民收入均衡公式是:

  國民收入=消費+投資,

  總收入=總支出

  但凱恩斯是以封閉經濟作為考察對象,如果把對外貿易包括在內,則國民收入的均衡公式為:

  Y=C+I+G(X-M)

  移項:X-M=Y-(C+I+G)

  亞歷山大將X-M用B表示,C+I+G用A表示,則:

  B=Y-A

  其中,B為國際收支差額,Y為國民收入,A為總支出或總吸收。

  該公式表明國民收入減去國內總支出等于國際收支差額。國際收支順差意味著總收入大于總吸收,逆差意味著總收入小于總支出。所以一國國際收支最終是要通過改變收入或吸收來調節。或增加收入或減少支出。因此吸收論的政策主張 是:增加產量Y或減少支出A.約翰遜分別稱之為支出轉向政策和支出減少政策。

  所謂支出轉向(轉換)政策具體分兩種:一是貨幣貶值,二是貿易控制(包括關稅、補貼和數量限制等)。貶值的目的是通過相對價格的變動把國內支出轉向國內產品,貿易控制一般針對進口,目的是把國內支出從進口轉向國內產品。有時也用于刺激出口,目的是把外國支出轉向本國產品。

  而支出減少政策是通常采用貨幣限制、預算限制甚至直接控制等方式,這些政策往往減少收入和就業。如果一國不僅有國際收支逆差,而且還有通貨膨脹的壓力,那么這些政策就有額外的吸引力。但是一國如果處于通貨膨脹狀態,這一政策就有相應的缺點。

  吸納論把國際收支的調節同國內經濟聯系起來,說明通過國內經濟的調整,可以起到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但是,該理論僅把進出口貿易作為研究對象,在國際資本流動因素日趨重要的今天,這種理論在國際收支分析中就顯得有一定的局限性。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 在线天天看片免费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 日本一道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性 | 一级国产加日韩加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