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將發布學校公信度指數 造假將受到處罰
學業水平考試:高校層次不同 成績門檻不同
盧羨文提出,要改變單從考試一個角度思考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思維,在人才培養的總體框架下,建立多樣化的評價選拔體系。我省2010年高考調整方案特別強調建立多元評價、分層分類的錄取模式。除了學習成績,學業水平測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另外兩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2010年高考錄取改革后,考生能夠進入什么檔次的高校首選取決于學業水平考試,只有達到分數線,才可被該檔次的學校錄取。根據要求,文科學生參加物理、化學、生物考試,理科生參加政治、歷史、地理考試,考試結果分為ABCD四個等級,不同辦學層次的高校對成績的要求不同。今年,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已經出現了相關要求,2010年后,學業水平考試也很有可能成為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錄取的參考指標。盧羨文還透露,條件成熟后,我省將爭取所有高等職業院校實施以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主,結合招生學校組織的專業基礎知識、技能考試成績和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進行擇優錄取的方式。 盧羨文同時指出,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設置將分階段進行,上述安排只是近期設置。相關專家認為,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設置未來仍將可能發生變化。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實際上,我省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根據綜合評價的六個維度,采集相關要素和描述,提供給高校作為錄取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可作高校錄取或退檔的依據。盧羨文提醒大家,學生綜合評價不會對學生給出任何結論性的成績或等級。
從過去兩年的實踐來看,綜合素質評價已經開始發揮作用。盧羨文介紹說,2007年廣東沒有一例因綜合素質而錄取或者退檔的情況,但是2008年,不少高校已經開始關注這一因素。同等條件選拔中,如果學生中學階段選修內容與其進入高校相關專業學習的相關程度更大,錄取幾率也就更高。學生在高中階段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以及自己描述的體育、藝術綜合素養的表示,引起高校極大關注。
由于綜合性評價是“描述性”的,評價過程中是否會出現不客觀甚至是造假的現象,考生和輿論存有疑慮。對此,盧羨文強調我省將采取淘汰制,提高綜合素質評價公信度——省教育考試院將對高校評價和社會反饋進行調查,并公布有關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公信度指數;對出現千人雷同現象的學校,將停止其提供綜合素質評價的資格。
鏈接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反對“一考定終身”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日前在接受訪談時提出,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測試,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本月24日,教育部發布《關于當前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的指導意見》,要求“積極探索以完成本學段國家規定教育目標為基本標準、以學業水平測試和學生綜合素質等為主要指標的綜合評價體系。不以升學率對學校排隊,不以考試成績對學生排名。加強高考信息管理,制止對高考成績的各種炒作!
教育部門害怕增加學生負擔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否會增加學生負擔?疑問來自于現行自主招生考試,同樣是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自主招生政策實行后,部分同學反映學習中無形壓力加大。華南農業大學校長陳曉陽就提出,自主招生考試有利有弊,高校能夠選拔更好的人材,很希望參加自主招生;但自主招生也可能加大中學生負擔。在進行日常文化課學習的同時,學生還將必須努力學習各種文體技能,準備術科考試,也無形中增加了家長們的壓力。有中學校長向記者反映,類似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后。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