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招政策有十一大變化 考生減少
省招辦發布高考招生細則,專家詳解今年高招新政
我省今年考生減少4856人,錄取比率可能提高
昨日,省招辦發布《2009年湖北省普通高校陽光招生百問》,對今年湖北省高招細則、志愿填報、錄取規則、防止招生詐騙等重要內容進行詳盡說明,詳細解答了高考招生錄取各項政策和注意事項。
今年我省有519509人報名參加高考,比去年減少4856人。我省高考考試科目仍實行“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語文、數學、英語由我省自主命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采用全國統一命制試題。但有11個方面變化考生需關注。
今年起,我省報名、評卷、填報志愿、錄取全部施行網絡化。高考志愿結構與去年保持一致,第一、二、三、四批均設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一志愿為一個院校志愿,第二志愿是由多個院校組成的平行志愿。備受關注的“平行志愿”將在武漢部屬高校共建計劃中首用,計劃錄取設由多個院校組成的平行志愿,不設第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檔規則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據了解,去年全省約有60%的考生考上大學。今年教育部確定全國高校招生計劃總規模,比去年增長4%。按此測算,我省今年高考錄取率比去年可能有所提高,但我省今年文科生參考人數激增,達到19.1萬人,在文科招生計劃沒有大調整的情況下,今年文科考生的競爭將趨于激烈。
從6月9日開始,省招辦設立咨詢接待點,負責接待考生及家長咨詢。6月9日至7月3日,咨詢接待點設在湖北科教大廈B座3樓,位于武昌洪山廣場東側。7月4日到8月20日設在廣埠屯小學內,位于武漢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西側人行天橋旁。接待時間為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考生和家長憑考生高考準考證進入咨詢接待點。
解讀篇
省招辦專家解讀招錄十一大變化
●不再單劃軍校錄取控制分數線
●農村獨生女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可加10分優錄
昨日,我省招辦專家、高校招辦主任及出臺高考政策的相關部門專家為考生解讀今年十一大新變化。
變化一:全省全面實行網上填報志愿。所有考生、各類志愿都在網上填報,停止采用紙介質機讀志愿卡填報志愿方式。
變化二:今年我省二本院校中,參加自主招生試點的高校增加3所;自主招生試點的職業技術學校增加3所。新增的二本院校為:三峽大學、武漢科技學院、武漢工業學院。新增的職校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三峽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他們可在本校招生計劃的10%以內進行自主招生試點。
變化三:調整全省高職統考科目和投檔辦法。高職統考科目由去年“3+專業綜合”調整為“3+計算機應用基礎”。招收參加全省高職統考的中職畢業生的本科錄取從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檔,不再按專業考試類別投檔。
變化四:共建計劃只設平行志愿,最低錄取控制線調整到批次線。
變化五:征集志愿生源不足,三本院校可下降到批次線下20分內征集志愿,按征集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變化六:不再單劃軍校錄取控制分數線。軍校招生執行學校所在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
變化七:未經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集中公示的高水平運動員考生,省級招辦不得投檔,招收院校不得錄取。錄取少數專項測試成績特別突出的高水平運動員考生,高考文化成績(分數線)由去年規定的二本(二)分數線的60%提高到65%。
變化八:體育身體素質測試總分由原來的100分調整為500分。考生投檔成績由原來的高考成績與身體素質測試成績之和,調整為高考成績的50%與體育身體素質測試成績的75%之和,省招辦從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檔。
變化九:農村獨生女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可加10分優錄。
變化十:今年省招辦不再打印發放《錄取新生信息確認表》,只打印高校錄取新生名冊,加蓋錄取專用章后寄發高校,作為考生被高校錄取的依據;高校根據省招辦寄發的錄取新生名冊填寫考生錄取通知書,加蓋本校校章后與有關報名資料一起寄送被錄取考生。
變化十一:今年起,當年違規,下年不得報考。
志愿篇
省招辦專家支招填報高考志愿
今年我省高考志愿結構與去年保持一致,第一、二、三、四批均設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一志愿為一個院校志愿,第二志愿是由多個院校組成的平行志愿。昨日,針對志愿填報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省招辦專家進行了逐一解答。
今年仍分兩次填報
今年高考志愿仍然分兩次填報。第一次是在高考以后、高考成績公布之前,填報提前批本科和提前批高職高專院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10日至18日。第二次是在高考成績和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公布以后,知分填報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專業)志愿,招收參加高職統考的中職畢業生和雙特色學校畢業生的本科、高職高專(含藝術)院校(專業)志愿,高水平運動員和藝術特長生志愿,在鄂部委屬高校與武漢市合作建設招生計劃的志愿(由武漢市招考辦組織填報),考生填報志愿時間為6月28日至7月3日。
填報志愿注意的事項
專家提醒,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要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和在全省所處的分數排序位置,確定能夠填報哪些批次和哪些類型的學校。
考生身體條件會直接影響考生錄取,考生應事先對自己的高考體檢情況有一個了解,對因身體條件學校不予錄取的專業,或者自己不宜就讀的專業,考生最好不要填報。
出現漏填、錯填志愿或無效志愿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漏填批次、院校或專業志愿;填錯院校批次位置;填錯院校代號;科類填報錯誤;生源范圍和招生對象填錯;填報自身條件和學校招生章程要求不符的志愿。
提醒篇
了解網上錄取流程
網上錄取工作流程為:錄取院校和省招辦建立聯系;院校與省招辦核對招生計劃;省招辦投檔;院校下載并審閱考生電子檔案;院校擬定預錄取名單和預退檔名單;省招辦辦理錄檢確認手續;省招辦打印新生錄取名冊和考生錄取信息確認表;院校按錄取名冊給考生寄發錄取通知書和錄取信息確認表。
4種方式可查招考信息
考生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咨詢:(1)“湖北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zsxx.e21.edu.cn)開設了網上答疑平臺,考生可在網上答疑平臺上提問,省招辦和有關高校會在網上針對考生的提問作出回答。
(2)部分有條件的高校在本校網站開展網上答疑,考生可通過招生學校的網上答疑平臺向學校進行咨詢。
(3)招生錄取期間,省、市、縣各級招辦以及在鄂的高校設立了咨詢接待點,咨詢的地點、電話和時間安排將集中在省級新聞媒體上公布,考生可到咨詢接待點進行咨詢。
(4)教育部開設了“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考生可通過這個平臺向全國的高校進行咨詢。
五月中旬開通網上答疑
從五月中旬開始,省招辦和部分高校在湖北招生信息網上開展網上答疑,安排專人回答提問。省招辦網上答疑平臺網址是http://zsxx.e21.edu.cn/wsdy.inc.html。招生錄取期間在網上提問的人數較多,省招辦和高校一般選擇有代表性的提問進行回答,建議考生進入答疑互動平臺后,首先瀏覽已回答的問題,另外,最好事先有針對性地設計好自己的提問,以便所提問題能及時得到回答。
武漢市共建生如何錄取?
武漢地區部委屬高校與武漢市合作建設招生計劃面向武漢市招生,考生資格由武漢市招考辦負責審核。考生填報合作建設招生計劃志愿與填報第一批本科院校志愿同步進行,填報志愿時間為6月28日-7月3日。
合作建設招生計劃錄取設多個院校組成的平行志愿,不設二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檔規則,從高分到低分投檔,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投檔時間在高校面向全省招生計劃一志愿投檔之后、二志愿投檔之前。
六所師范學校招收免費師范生
現有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等6所部屬師范大學招收免費師范生。
錄取篇
招生計劃6月份公布
據了解,省招辦通過2009年《湖北招生考試》雜志和湖北招生信息網于6月份公布招生計劃。招生計劃包括:錄取批次(提前批、第一、二、三、四批);共分十一部分,第一部分為提前批文理類、藝術類、體育類院校(專業),第二部分為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三部分為部委屬院校與武漢市合作建設計劃,第四部分為第二批本科(一)院校,第五部分為第二批本科(二)院校,第六部分為第三批本科院校,第七部分為第四批高職高專(一)院校,第八部分為第四批高職高專(二)院校,第九部分為招收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院校,第十部分為招收參加高職統考的中職畢業生院校,第十一部分為招收雙特色學校畢業生院校。
《湖北招生考試》雜志第5期登載:第一部分招生計劃。
《湖北招生考試》雜志第6期登載:第二、三部分招生計劃。
《湖北招生考試》雜志第7期登載:第四、五、六部分招生計劃。
《湖北招生考試》雜志第8期登載:第七、八、九、十、十一部分招生計劃。
考生可查詢電子檔案運行的7種狀態
(1)“自由可投”:表示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學校退檔,如是被學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表示省招辦已將檔案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未下載投檔信息;
(3)“院校在閱”:表示院校已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院校在閱”并不表示考生已經被錄取,省招辦投給院校的檔案數一般多于招生計劃數,院校通過閱檔后還要退出不予錄取的考生檔案;
(4)“預退檔”:表示該考生因種種原因院校不予錄取,院校向省招辦提出退檔,對每一個預退檔的考生,院校都會注明退檔的理由;
(5)“預錄取”:表示院校準備錄取該考生,已通過網絡將擬錄取名單提交給省招辦,等待省招辦網上錄檢審核;
(6)“錄取待審”:表示院校擬錄取名單已通過省招辦網上錄檢審核,但錄取名冊還未經省招辦審核簽字蓋章;
(7)“錄取”:表示錄取名冊已經過省招辦辦理了審核簽字手續,加蓋了錄取專用章。
9月19日以后,省招辦將高校報送的未報到考生錄取信息予以注銷,即取消未報到考生的錄取資格,考生電子檔案狀態由“錄取”改變為“未報到注銷”。這些考生不能參加高職高專補錄。
錄取過程中高校的退檔理由有哪些?
錄取期間,高校退檔的主要理由有:文化總分偏低、相關單科成績偏低、體檢不合格、身體條件受所報專業限制、專業額滿、不服從專業調劑、女生已錄滿、此專業不錄取往屆生等等。
為什么會出現上線落選?
為了讓高校和考生有一定的選擇余地,每個批次劃線時,要保持上線考生數略多于招生計劃數,部分達到批次線的考生因招生計劃限制不能被該批次院校錄取,通常稱為上線落選。
上線落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院校志愿填報失誤落選。考生成績達不到填報院校的校線,各志愿都落空,沒有機會參與投檔而落選;(2)填報志愿過少落選。填報的志愿太少,如只填報一個院校志愿,填報院校落選后,再沒有機會參與其他院校錄取了;(3)專業志愿填報失誤落選。部分分數較高的考生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檔案投到了學校,但高校無法滿足其填報的專業志愿,被退檔;(4)填報了因身體條件高校不予錄取的專業;(5)相關科目成績偏低,達不到學校錄取要求。有的考生雖然高考成績達到了學校的校線,但由于某一門單科成績太低,或者與填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沒有達到學校要求,學校不予錄取。此外,還有因檔案內容不全、不真實等原因而落選的。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