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成敗信自已勿讓算命先生說了算
隨著考期臨近,不少學生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其實過度緊張不僅會打亂復習迎考的節(jié)奏,也極易陷入“緊張—學習效率下降—緊張”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仔細地梳理一下身邊的緊張誘因,盡量消除,將讓考生們在步入考場前,先打一個精神狀態(tài)勝仗。
引起緊張情緒直接因素
◆父母一貫要求過嚴、過高。考生擔心自己考不好會遭受不好的后果。
◆自我效能低,缺乏自信心,遇到難題就會緊張。有些學生以前知識掌握不牢固,到了畢業(yè)班再趕,更容易出現(xiàn)緊張。
◆考試前沒有充分做好準備。
◆考前過度勞累,導致考試當天頭昏腦脹,引起緊張。
◆好勝心過強,對自己要求過高,過分渴望成功,害怕別人超過自己。這類考生一旦在考試中遇到難題,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負面的想法,如“我不行了、考砸了”等想法,容易在考場慌了手腳。
◆考生有焦慮素質(zhì),應對考試的壓力反應脆弱,也容易在考試來臨時產(chǎn)生過度緊張情緒。
引起緊張情緒的間接因素
◆考試難易程度。考試內(nèi)容越難,對考生完成考試的要求越高。有的考生平時在家做功課速度慢,到了考場就有緊迫感,容易慌神。
◆考試重要性與意義。有的考生就是在高考時才出現(xiàn)緊張,這類考生往往過分夸大這場考試對自己今后生活學習的重要性,產(chǎn)生一連串諸如“如果這次考不好,以后就找不到工作”等不好聯(lián)想,結果反而無法集中考前注意力。
◆應試與考試氣氛。有些考生整個家庭都彌散著緊張氣氛,父母與孩子在這種閉塞的空間彼此影響,緊張情緒被不斷放大。有些老師會不斷督促考生考試的重要性,無形中加劇考生的緊張情緒。
父母應該做些啥
營造寬松的應試氣氛與環(huán)境,淡化考試緊張的氣氛;適當關心與支持孩子,能緩解孩子緊張的情緒與身體,但不要做得過分,這樣反而會導致孩子的緊張不適;正確評價考試的意義與孩子的緊張情緒,告訴孩子考試并不能完全決定今后是否成功。
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副主任程文紅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