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數外閱卷老師教你如何在考試中得高分
考生在考場上會出現哪些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怎樣答題才能命中得分點?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去年參加過高考閱卷的老師,請他們就閱卷時發現的一些“可惜”之處,給考生做出考前提醒,避免今年考生再因同樣的失誤失分。
語文:作文要仔細揣摩題意
受訪老師:武漢二十中語文教研組長周培發(湖北省高考語文優秀評卷員)
默寫填空:錯一個字該空沒分
文學作品閱讀:審題要嚴、答題要準作文:題目看似不難,但不可大意
高考試卷的第15題是默寫填空題,按照要求,只要寫了一個錯別字,該空就沒有分。考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別字多,特別是同音(近音)訛誤。原因是平時只注意了背誦,沒有注意詞義句意的理解,以及網絡語言和習慣的影響。所以考生除將考綱要求的篇目背熟記牢外,一定要落實在筆頭,把重要的句子多寫一寫,然后與原文對照,找出錯誤并分析寫錯的原因,以加強正確記憶。
另外,考生做這一題時,書寫一定要工整。許多不規范的行書字,就成了缺胳膊少腿的錯字使考生丟掉了分數,實在可惜。作家作品填空涉及外國人名和作品名時,要按翻譯規范和稱謂習慣書寫。外國作家名,有的已習慣寫部分,如巴爾扎克、雨果、普希金等;有的以寫全名為好,如美國黑人運動領袖《我有一個夢想》的作者馬丁·路德·金。總之,以課本為準。
文學作品閱讀:審題要嚴、答題要準
高考卷的第16~19題,是文學作品閱讀題。考生做這類主觀表述題時,要把題目讀懂,嚴格審題,按要求回答問題。
如果是“概括”類的題型,一定要注意在相應答題區間,篩選重要詞句,然后結合自己的理解歸納概括,用自己的話作答,注意語言的連貫。有的考生一味照抄原文語段,不僅會漏掉答題要點,還會超過限定字數。
其實,這類題考的就是概括能力,要求語言精練準確,不是寫得越多越好,按照評分標準,每超過3個字就要扣一分。去年試卷中這類題比較多,除文學作品閱讀中的第17題外,第六大題中的20、21、22題都對答題字數作了要求。
另外,高考閱卷是分點給分,基于這樣的評分標準,考生在答題時最好是分層作答,分條表述,把自己能夠想到的意思盡量多的答出來,不要抓住一點就洋洋灑灑、盡情發揮,卻不及其余。當然,有的考生點雖然分得多,但意思卻只有一個,這也是不能多得分的。
總之,答題點的意思多一點,但不能自相矛盾。考生也可根據該題的賦分,大概做個判斷,如此題4分或6分,就有可能是兩個或三個要點。
作文:題目看似不難,但不可大意
近年來,我省高考作文題審題難度不大,但這并不是說可以不認真審題。每年當高考作文題與世人見面時,人們都認為審題難度不大,考生容易上手,只是要寫好難。其實不然,每到閱卷時,就會發現考生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偏題現象。
所以,考生在閱讀高考作文題時,應該仔細揣摩題意,弄清楚作文題中關鍵詞句的意思,把材料、提示語、題目(如果都具備)結合起來思考。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