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轉型應對 題海戰術不再適應“新高考”(3)
■家長應對策略
別找外地老師輔導高考生
首先要建立起與班主任和老師暢通的溝通渠道,不要到臨考才到學校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孩子習慣臨考突擊復習,其實這和家長突擊關心有關。
其次,要注重與孩子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心態,適當幫孩子減壓。
第三,千萬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過多地加重孩子負擔。
專家建議,如果是為了高考準備,個性輔導最好不要找大學生,因為大學生很少了解考點、考綱,不能真正有針對性;同時,也不要因為價格便宜,找外地老師,因為各個地區的考試要求不同,外地的老師不了解北京的實際情況,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所以,即使家長真的要找“一對一”個性輔導,也要找那些教過高中課改,而且曾經輔導過高考班級的北京籍老師。
最后,專家提醒家長,由于新高考會有一些地方調整,這一年一定要關注媒體上對課改、高考和高招信息的報道,不要接收錯誤消息。在高考咨詢中,經常有家長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如復讀的學生沒有綜合素質50分,是不是總分要少50分?還有的家長因為北京“小平行”,在二志愿填報時,把分高的學校還填在第三個,把分低的填在前面。專家指出,如果家長不能準確把握考試信息,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緊張。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