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失利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成“香餑餑”(2)
學生心聲
我們的就業率不比“正規軍”差
韋鵬是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2009屆的畢業生。2008年暑假,他在浙江紅樹林服飾有限公司頂崗實習兩個月,因為專業技術能力過硬,成為多個部門爭搶的人才。目前,他已被這家企業錄用從事樣衣跟單。而在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有就業意向的2009屆畢業生在2008年12月前就已被省內外企業選聘簽約,30多家計劃今年來校招聘的企業被學院婉言謝絕。如今,在浙江、福建等國內一些服裝產業集中地,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已成為用人單位的骨干力量,像福建省半數以上的服裝品牌企業的設計總監或生產、營銷主管都是該學院的畢業生,被業界稱為“江服現象”。
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可為什么一些職業教育院校的畢業生卻“逆勢走俏”?藍天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學生王容打趣地說:“和統招大學生這些‘正規軍’相比,我們理論知識可能會差一點,但我們動手能力強,能很快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們這些通過職業教育的‘王牌師’,就業率反而往往會高一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南昌,很多職業學校都實施訂單式教育,走校企聯合辦學之路,切實抓好就業工作的推薦和落實。如南昌二職先后與幾所省內外職業院校聯合辦學,積極拓寬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人數增多,就業范圍更廣,就業形勢向好,每年推薦就業率達95%以上。南昌女子中等專業學校14年來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9%以上,目前近萬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有的還前往日本、歐洲發展。
近幾年來,為拓寬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門路,我市不僅建立了“南昌市校企合作聯席會”制度,還定期召開“職業教育校企協作會”,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每年的校企聯調節會、人才招聘會規模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合作領域越來越寬,合作層次越來越深。隨著聯合辦學、訂單培養、對接高職等多種辦學模式并行,形成了生機盎然的辦學局面,有效推進了全市職業教育的合作、共贏、發展。
專家建議
學生要對未來有明確的心理定位
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具有一定管理經驗的技術型人才,不是輸送高級科研人才,教學上更突出實踐操作能力,要求學生動手能力一定要強。所以,選擇就讀高職院校時,學生家長和學生本人要對未來有明確的心理定位,無論是出于將來好找工作的目的,還是分數不夠勉強選擇,都應該慎重。記者昨日來到高招現場,就一些家長和學生提出的選擇高職院校應注意的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并根據專家們提出的意見進行了梳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