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保送82.2%的人認為有黑幕 存在多處問題(2)
該不該取消高考保送生
“高考教會我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溫州中學的連驍今年放棄了保送復旦大學的機會,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報考了清華大學。他曾在網上看到很多清華大學的學長還和高三時一樣熬夜學習,“我想如果沒有經過高三沖刺的話,也不能很快適應大學生活,就去考了。雖然復習比較枯燥,但是鍛煉和收獲更多。”
在繆蓉看來,現在高考競爭沒以前那么激烈了,一本院校招生名額很多,有特長的學生就算一兩科稍微差點,上大學還是不成問題的。而且修補制度缺陷的成本很高,所以不如取消高考保送生,這樣對所有的學生都公平。
調查顯示,84.8%的人贊成取消高考保送生,也有15.2%的人持相反態度。
北京大學學生徐新堯所在的物理學院,將近一半的學生是保送生。他覺得,保送生的思維更活躍,知識吸收更快,更有創新能力。很多保送生本科時就有做科研的經歷,水平頂尖的也是保送生。通過高考進來的同學,在專業上相對要弱一些。
鄭若玲認為,保送生可以彌補高考人才選拔機制的不足。近10年來的高考改革是從統一向多樣方向發展,如果沒有保送生制度的弊端出現,可能人們還不會反思統一高考的優勢何在。“當然,保送生制度除了控制規模外,還應使保送生制度更加客觀與透明,減少人為因素的介入。”
調查顯示,79.5%的人表示高校所有的錄取生都應該是“透明生”,64.4%的人認同高考統一考試是能保證絕大多數人利益的最公平公正的制度。
今年遼寧省理科狀元于靜文半年前放棄申請保送的機會,是因為相信自己具備沖刺高分的實力。“我希望通過高考,給自己一個拼搏的機會,檢驗一下自己12年來的學習成果。而且高三一年中同學們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一段路程,也是我人生中寶貴的經歷。我收獲的不僅是知識上的豐富和完善,也不僅是一張通知書,還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人之間珍貴的感情,以及通過自己的奮斗收獲成功果實的完整過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 齊小苗說,高考與平時考試還是不一樣的,更考驗心理素質和臨場發揮,經歷過高考的人無論成敗都會收獲難得的經驗,以后面對人生的重大考驗時,更不容易怯場。
董煒在保送后的時間里,考了英語證書和駕照,去新東方學了法語。他覺得,沒有高考壓力,雖然可以有更多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更多自由規劃自己的成長道路,但是在學習的計劃性、持久性方面明顯不如參加過高考的學生。“而且高考經歷是同學們永遠的話題,但我明顯缺失了這一塊,有時候只能聽別人湊在一起滔滔不絕。”
調查中,60.2%人認為人生是有關鍵時刻的,真正優秀的人才不會懼怕競爭;59.5%的人相信,真正有保送資格的學生在高考中也會脫穎而出的。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