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殿堂變身世俗火坑
不久前,中央音樂學院一位年近70的知名博導,在“潛規則”一位女學生后未能兌現其考博承諾。在這位受害女學生到處告狀的情況下,博導無奈之下“聲淚俱下”地向中央音樂學院紀檢部門主動坦白。該事件經媒體披露后,有關藝術院校“潛規則”的話題再次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
私吞活動費“破壞”潛規則?
日前,中央音樂學院一70多歲梁姓博士生導師主動到學校紀檢部門坦白。這一發生在中國最高音樂學府的潛規則丑聞,立刻成為轟動一時的熱門話題。
該教授曾承諾利用關系幫助該女生考上博士卻沒有能夠成功,擔心女生將此事曝光出來,故決定主動交代并退回贓款。該教授為中央音樂學院的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教學研究,在音樂評論界很知名,還曾在央視著名欄目《百家講壇》開設講座。8月14日,中央音樂學院發言人稱該教授為“主動坦白”。據介紹,在今年7月份,該教授攜妻子一起來到學院紀檢部門,承認自己與一名鄒姓女學生發生超越師生的肉體關系,并收受該生10萬元賄賂。
據悉,該女生為了確保考博成功,先給了梁教授5萬元作為學費,此后又給他5萬元作為上下打點的費用,還承諾如果考上博士,這5萬元就作為生活費一并送給梁教授。但事有不諧,最后該女生并沒有如愿考上博士,梁教授心里明白學校早晚會知道這件事,所以搶先一步主動向學校做了坦白。事后,中央音樂學院對該教授進行了“取消所有招生、教學和學術權力”的處罰。此后學校也對該女生各項考試成績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他教授給出的打分還是很公正的,盡管有梁教授暗中幫忙,但并未影響其成績。
8月17日,一名女士致電媒體,自稱受鄒姓女生委托。她說,關于梁和鄒的關系、所收取的錢數等情況,校方都未找鄒進行調查核實。目前,鄒已將相關情況向教育部紀檢部門舉報。對于兩人的關系和具體錢數,這位女士稱適當的時候會公布于眾,并聲稱“這里內情很復雜。”
但是很多業內人士卻認為,沒有參與作弊的考官們也未必就那么清白。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有多人表示,老教授此次失手的關鍵,很可能就是因為5萬元活動費被他私吞,而沒有發放到其他4名考官手中。
中央音樂學院,發言人表示,發生這件事之后,學校上下都感到很震驚,而且也很痛心。“學校覺得這件事情況很嚴重,所以采取了嚴肅處理。”但學校目前還沒有得到其他人“潛規則”的舉報。
院校否認
“潛規則”說法聳人聽聞
藝術院校潛規則現象普遍到了什么程度?今年初,一個有關潛規則的視頻現身網絡,而北電、中戲、上戲等多所經常陷入潛規則傳言的藝術院校,都不約而同地出面否認存在潛規則。
今年2月,網絡流傳的一則“錄取潛規則”的視頻內容是:在北京電影學院放榜的當天,一位落榜考生一家三口揭露所謂的“錄取潛規則”。考生母親稱,來報考前,孩子學校的老師就已經告訴她,沒有30萬肯定錄取不了。落榜考生也表示不滿,稱自己能唱會跳,此前已經拍過影片,憑她的條件無論如何也不會進不了復試。
北京電影學院針對上述視頻進行了反擊,稱考試中有很多監督系統,不會有潛規則存在。北電黨委副書記、招生監察領導小組組長介紹,考試成績采取集體打分,其中初試和二試由3人判分,三試由9至11位副教授以上人員組成專家評審組,判分采取量化和細化的方式。而在考生考完后,由招生監察人員直接將打亂順序的試卷進行裝訂,將考號、名字全部封閉,序號打亂后,可有效防止閱卷老師給“人情分”。北京電影學院紀委副書記、招生監察辦公室主任王宏民則告訴記者,在北影以往接到的舉報信息中,這種落榜導致家長心態失衡,主觀臆斷“招生不公平”的情況很常見。
而上戲和中戲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這些只是網絡媒體聳人聽聞而已。上戲一位負責人表示,上戲早已建立了相當嚴密的監考制度和環節。“考試的試題都是從題庫中隨機抽出的,連考官在開考前也不知道拿到手的到底是什么題目。而且,以前我們只在三試才采用現場錄像來記錄考試情況,但近幾年錄像制度從初試便開始實行。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考生之間的公平競爭,杜絕一切可能出現的不公平現象。”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