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09年三成復讀生來自市外
往年,武漢市一些落榜生選擇到地市州的學校,認為那里的學習氛圍好,遠離電視、網絡、家人,吃苦讀一年。孝感高中、漢川一中、安陸一中、黃梅一中……日前,記者隨手翻開一所復讀學校的名冊,就發現許多復讀生來自武漢市外,通常是當地縣市的重點高中。往年,武漢市一些落榜生選擇到地市州的學校,認為那里的學習氛圍好,遠離電視、網絡、家人,吃苦讀一年。然而現在,武漢市復讀學校的學生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地市州。
孝感高中、漢川一中、安陸一中、黃梅一中……日前,記者隨手翻開一所復讀學校的名冊,就發現許多復讀生來自武漢市外,通常是當地縣市的重點高中。對此,該校招生負責人說,今年,該校已招收復讀生約900人,其中,武漢市外的超過30%。往年,這一比例不到30%。
近年來,越來越多武漢市外的復讀生,選擇到武漢市一些民辦高中或新城區高中復讀。對此,武漢一所高中校長認為,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近年來,武漢高考升學率在省內保持明顯優勢,反映該市高中教學“有實力”。因此,對“考同一張試卷”的省內考生來說,這頗有吸引力。其次,省內考生報考政策“放寬”,允許省內考生因文化補習等原因在漢報考。一些考生希望在武漢復讀,若能把戶口遷至武漢,希望能借此“沾光”武漢共建生計劃。
昨日,記者在一所復讀學校招生簡章上看到,該校復讀生,統一在復讀學校報名參加高考;復讀生只要是武漢市戶口,同樣享受武漢市共建生計劃;武漢市外、省內縣市戶口,也可在漢高考,但不享受共建生計劃。
對此,武漢市招考辦有關人士透露,原則上,高考生應回戶籍所在地報名,“但目前,省內高考報名已基本‘打通’,本省外地考生原則上也可在漢報名參加高考,但不能填報共建生。”
那么,復讀生能否享受共建生計劃?該人士稱,省招辦投檔時,以高考報名號中武漢市地區代碼為依據,報名號中不是武漢市地區代碼的考生不能參加共建生錄取,與考生是否復讀沒有關系。
據悉,近兩年,武漢市復讀生一直維持“增加”態勢。2009年高考,全市復讀生人數有8286人,比去年增加529人。而2008年,全市復讀生比前年增加671人。
鏈接:
武漢市共建生計劃,是指武漢市生源報考8所在漢部委屬高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時,可在錄取學校調檔線下20分、所在批次線之上錄取(今年共建生錄取的最低控制分數線,調整為第一批重點院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共建生在學習和就業上,與其他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