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考報名提前 報考門檻提高
2010年高考報名時間提前至今年12月1日至5日進行,這引起眾多家長關注。高考報名時間為何要提前?報名時間提前后,戶口年限又該如何計算?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昨日采訪寧夏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獲悉,2010年高考報名時間延長至10日才結束,同時,隨著來我區投資、置業、工作、務工人員不斷增多,我區高考報名政策也將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明確。
五大原因致報名時間提前
往年我區高考報名都在4月1-5日,2010年高考報名時間提前至2009年12月1-5日,這樣調整是基于什么考慮?
寧夏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介紹說,將高考報名時間提前,主要是基于以下五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有利于建立更加準確的考生信息數據庫。報名時間提前后,將留給考生和縣(區)充足的核對完善考生報名信息的時間,從而有利于建立準確的考生信息數據庫,確保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二,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考生報考資格審查機制。報名時間提前,對于報考考生戶籍的審核,將建立以縣報名資格審查領導小組審核為主,自治區公安廳復審的報名資格審查制度,以期從機制上進一步完善報考資格審查工作。第三,有利于與藝術類招生院校專業考試時間銜接。根據教育部的要求,藝術類考生2、3月份可進行院校藝術加試。報名時間提前后,志愿報考藝術類院校或專業的考生將擁有統一的報名考試資格和準考證號。這樣,既方便了院校組織考試,也便于考生提前做準備,同時避免了考生因信息的不完整、不準確,影響考生錄取。第四,有利于縣級教育考試部門周密組考。往年4月份報名到6月份考試實施,對于縣級教育考試部門而言從資格審查、信息處理,安排考場,組織考試都顯備考的時間過于緊張。第五,有利于學校組織教學和考生備考。每年3月到5月底,正是考生全力以赴備考沖刺關鍵階段。往年考生4月份報名結束后,緊接著就是信息采集照相、體檢等一些報考必須的事務性工作,對學校組織考生備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報名時間提前,戶口年限如何計算?
寧夏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介紹說,因為我區2010年高考報名時間首次提前,所以此次報名戶口年限計算至2010年4月5日。從2011年起,參加當年普通高校招生的考生報名戶口年限截止日期均按上一年度12月31日計算。
2010年高考報名開始后,有些學校出現了學生在我區已完成相應年限教育、但戶口年限不符合有關規定,對于此類問題該如何處理?
針對此,經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研究決定:對在我區已完成相應年限教育、但戶口年限不符合有關規定的考生,允許其報名,但僅限于報考寧夏區屬院校。考慮到目前我區高一、高二年級在校就讀的仍有上述情況的學生群體,本規定執行到2011年12月5日截止。
從2012年起,繼續嚴格執行《關于寧夏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考條件中有關戶口和學籍管理問題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考生報名戶口年限的相應規定,凡不符合報名戶口年限規定的考生一律不得在寧夏報名。
寧夏教育考試院特別提醒考生家長的是,在我區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就讀與在我區獲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報名資格并參加高考,二者之間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在我區接受了基礎教育的學生,能否獲得我區普通高考報名資格,不僅需要有學籍,更重要的是要符合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2004年制定的《關于寧夏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考條件中有關戶口和學籍管理問題的若干規定》中有關戶口的年限要求。
來寧投資經商者子女報考門檻被調高
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對外影響的日益擴大,來我區投資、置業、工作、務工人員不斷增多,我區高考報名政策也將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明確。
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對中“來寧投資經商人員子女報考”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將2004年制定的《關于寧夏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考條件中有關戶口和學籍管理問題的若干規定》中的第六款第一項中近2年各種固定資產投資在200萬元以上(含200萬元)調整為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或每年繳納各種稅金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調整為年繳納各種稅金25萬元以上(含25萬元,從辦理注冊手續截止之日算起)。將第六款第二項中近3年各種固定資產投資在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調整為300萬元以上(含300萬元),或每年繳納各種稅金5萬元以上(含5萬元)調整為15萬元以上(含15萬元,從辦理注冊手續截止之日算起)。
從2010年12月1日起,凡子女在我區報名參加普通高校招生的來寧投資經商人員,投資額度一律按上述調整后的規定執行。
同時,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對“來寧投資經商人員”做出了明確界定:個人在公司實際出資額(以在寧工商部門注冊的各種固定資產為依據)不低于調整后相應規定的人員。第六款第一項中其子女在寧夏常住戶口年限明確為:按戶口年限計算截止日滿2年以上(含2年)。第六款第二項中其子女在寧夏常住戶口年限明確為:按戶口年限計算截止日滿3年以上(含3年)。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