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高考狀元談如何做好最后備考和心態調整
高考沖刺在即,考生如何做好最后的備考和心態調整?家長要不要去送考? 大考之前,過來人的經歷和建議,對考生或有啟發。為此,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去年廣東高考文科總分狀元陳俊任,以及她的家長和老師。
高考文科狀元如是說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考前心態:
最好是“緊張并期待著”
陳俊任說,高考前最重要是身體,其次是心態。
“當時我每天都要找時間放松一下,跑跑步,聽聽歌,和朋友聊聊天。這時候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都定了,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平常心。”陳俊任說,高考最好的心態是:稍微有一點緊張,更多的是期待和躍躍欲試,這樣才會發揮得更好!
最后復習:
回歸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關于最后階段的備考復習,陳俊任認為,語文最重頭的是作文,每個人都積累有大量素材,可以結合老師所講的熱點話題回憶一下,想象素材如何應用。數學只需回歸基礎,千萬不要再做難題,會打擊信心。“考前我隔天做半套題,只做前面的,比較簡單,容易增加信心,做多了也提高速度”。
英語作文要背一些句型,只有背的東西才能起到“抱佛腳”作用;綜合科要 回歸基礎“以不變應萬變”,最后太鉆牛角尖沒多大用,可以看看課本的重點章節和筆記,還可以看看錯題集。陳俊任說“外面的猜題押題千萬不要相信,我當時經不住誘惑買了一套,結果時間緊看不完,看了也沒有收獲,這是教訓。”
考前準備:
提前看考場非常必要
無論是不是在本校考試,考前看考場都是十分必要的。“我當時去看了兩次,第一次隨便瀏覽它在哪里,第二次去時在播聽力,我還坐下來認真聽了30分鐘。”
陳俊任說,當然哪個座位都一樣,無論你被安排到哪個座位,你都要暗示自己:這個座位是最好的!
應試心態:
靜下心才能順利答題
陳俊任說,應考的心態非常重要,走進高考考場,一定要有舍我其誰的霸氣。“就算還有些地方沒有復習到,也要有點‘僥幸’心態,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考試過程中,要像平時模擬考一樣,靜下心來答題,只有這樣那些設計靈活的題目才能解答出來。”
走出考場后,考生也不要與任何人討論任何題目。應該考一科忘一科,調整心態,積極準備下一科。
狀元老師如是說
要對知識系統進行歸納總結
調整應考“生物鐘”
最后幾天建議考生要把生物鐘調整好,上午的8:30-11:30,下午的2:30-5:00,這兩個時間段,考生精神一定要處于最好的狀態。一般最后幾天,學校都會給學生很多自由時間,讓他們把自己的知識系統進行總結和歸納。
家長莫給無形壓力
往年就有學生考前被家長帶出去酒樓“補充營養”,結果導致考試期間胃部不舒服、拉肚子。有些家長為了孩子,連電視也不敢看,這對孩子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給孩子一句鼓勵話
家長若過分關注,嘮嘮叨叨,雖然傳達的是一種關心,但也傳遞出了憂慮和壓力。家長給孩子一句鼓勵的話就夠了,不要講多。
狀元家長如是說
父母要保持“外松內緊”心態
家長要“外松內緊”
作為父母,我們是外松內緊,每次見她都保持愉快的心情。她不愿意講的事情,我們不會主動問。
彩排菜譜每天送飯
我們一家人提前一個星期就商量好考試期間的菜譜,菜式要清淡,不過都是她喜歡吃的菜,我們提前把每一樣菜都試著做了一遍“彩排”,以防出錯。考試那幾天,我做好了菜再由孩子爸爸送過去。
送考會給孩子壓力
我身邊有很多父母是堅持要送孩子進考場的。我看那些小孩好緊張,像押赴刑場一樣。高考前我和孩子溝通不去送考,她非常贊同,這對孩子靜心應考有好處。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