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政治選擇題指導與訓練(2)
單項選擇題
1、汽車大量進入普通家庭后,交通擁擠、堵塞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點。為了緩解交通擁擠狀況,有些城市開征汽車牌照費。這一做法是政府運用 進行宏觀調控。
A、行政手段 B、經濟手段 C、法律手段 D、財政手段
2、在商品經濟運行中,價值規律對生產和流通等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引導資源的合理配置。價值規律對經濟的調節作用是通過 來實現的。
A、人們自覺實踐價值規律 B生產者追逐利潤 C、供求平衡 D、價格
3、2005年6月26日,北京奧組委宣布,“ ”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題口號。
A、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B、新北京、新奧運
C、分享奧林匹克精神 D、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
4、“電荒——上項目——過剩——減少投資——電荒——上項目”,這是我國近幾年“電荒”存在的一個怪圈。要解決我國的“電荒”,各級政府就必須
A、讓位于市場,不能干預 B、加強立法工作,使我國電力發展有法可依
C、加大對電力發展的財政投入 D、堅持科學發展觀,搞好宏觀調控
題型二 組合型選擇題
題型特點
組合型選擇題是不定項選擇題的一種變形,此類選擇題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表述關系的題干;根據題干要求列出幾個(一般設計四個)事件、原理或觀點(以下統稱為觀點),并以數字序號標示;分別選取一個以上代表上述觀點的數字所組合成備選項。在近幾年高考政治試題中,組合型選擇題頻頻出現。在復習備考中,考生必須加強對這類題型解題技巧的探究。
組合型選擇題的特點是:第一,考查的知識容量大,信息范圍廣,能多角度、多層次地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第二,體現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學生的審題能力、判斷能力、分析和綜合能力。
解題對策
對策一:“排除法+比較法”是解答組合型選擇題的基本方法。其做法是:第一步,運用排除法縮小范圍。認真審讀背景材料、題干和觀點,運用所學知識,從自己最熟悉的觀點入手,將背景材料、題干與觀點聯系起來分析判斷,確定其中明顯錯誤的觀點或明顯正確卻不合題意的觀點,將含有明顯錯誤觀點或明顯正確卻不合題意的觀點的題肢,從備選題肢中排除,以縮小范圍;第二步,對其余題肢進行比較分析,確定正確選項。在初步排除縮小范圍后,便可認定剩余題肢中的“相同”觀點正確題肢,一般不必費心去分析,只需對“相異”的觀點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看這些“相異”的觀點哪些更符合題意,進而選出含有這些正確(或最佳)觀點的題肢作為正確的選項。
對策二:高頻排誤法或低頻排漏法。在一些組合型選擇題中,各個數字被組合的頻率不一致,有的被組合的次數多一些,有的被組合的次數少一些,對這類題可采用高頻排誤或低頻排漏法來巧解。所謂高頻排誤法,就是針對組合次數最多的數字所代表的觀點重點攻破,如果能判定該觀點錯誤,則可大面積排除含有該觀點的錯誤題肢;所謂低頻排漏法,就是針對組合次數最少的數字所代表的觀點重點攻破,如果能判定該觀點正確,則可大面積排除未含該觀點的題肢,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單項選擇題
1、蘇軾在《石鐘山記》中就士大夫和漁工水師沒有正確認識到“鐘聲”產生的原因時指出“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這句話蘊含的哲學道理包括
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②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③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受知識構成的影響
④生產實踐中獲得的認識是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某地區本已形成獨特的柑橘優勢,并獲得了大面積豐收。但由于受銷路等因素影響,柑橘運不出去,致使價格下跌,產品的“優勢”變成了果農的“憂事”。從哲學角度思考,“優”轉“憂”現象反映了
①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②在一定條件下,外因可以起決定作用
③矛盾的對立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④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 ⑤聯系是具體的、無條件的
A、②④⑤ B、①③ C、②⑤ D、①④⑤
3、為了發揮廣告效應,一些企業通過媒體公布虛假的排行榜,對自己的產品大肆吹捧,對別人的產品則乘機貶低。對此,有經濟學家指出,產品不能永遠靠廣告來支撐。這說明
①誠實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
②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的最終奮斗目標
③企業只要有良好的信譽就能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④企業的產品真正走向市場,要靠廣告宣傳,更要靠產品質量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4、我國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大量采用了自主創新的技術。有關自主創新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沒必要區分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的界限
②以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為主,同時不斷引進、吸收、消化國外高新技術
(責任編輯:王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