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0年高考歷史卷點評:力求穩妥但難度仍較大
「育路教育網考試閱讀推薦」
2010年6月8日14省高考已經完全結束。新浪教育頻道第一時間邀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歷史特級教師李曉風老師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在線解讀2010年高考歷史學科試題,分析2011年高考走勢。訪談結束,以下為實錄。
主持人:歡迎大家繼續回到今天的新浪嘉賓聊天室,我是婁雷。您現在關注到2010年全國高考真題名師點評節目,我們節目的將會繼續進行。下面的時間和大家共同關注的學科是歷史學科,為大家請到人大附中歷史特級教師李曉風老師來到聊天室和大家進行交流,李老師首先跟網友打聲招呼。
李曉風: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很多人覺得歷史是特別有趣味的學科,大家在學起來的時候覺得很開心,但是答題可能不是這樣的,答題要一運用自己很多知識,2010年高考文綜在上午的時候已經考完了,在拿到試題的時候,以北京市為例,覺得歷史學科的難度是怎樣的,首先跟大家談談您的看法。
李曉風:考試總不是很有趣的事情。考生們一般來說對難度都是很敏感的。從我了解到的考場中出來的考生的反映,還有老師們的反映,這份試題難度很大,這個難度比往年歷史試題的難度都很大,而且有點出乎意料。一般的說法新課改第一年平穩過渡,試題出得比較容易一些,但是好像這個說法在今年絕大多數的學科都沒有實現,歷史也是這個沒有實現這個情況的學科。我是想難度出現失控情況并不是命題人特別想出難題。還是有命題者對難度的掌控不到位,關于難度問題,這涉及到以后的問題了,從命題意圖上對難度有導向性說法,這個導向性說法在實際試卷呈現中恐怕往往差十萬八千里,這個事情是很難辦的事情,高考命題這些老師,多數是高校教師,沒有中學教學經驗,我們這是天天都在對著中學學生教學,每年都要出不少試題,給我們自己學校,給區里出不少試題,我們自己也覺得有難度,我們把控得也不好,我想難度問題不要把事先關于難度的說法看得太重。第二關于這份試卷難度大了,出乎我們的意料,很多考生考完以后覺得非常沮喪,我覺得沒有必要,高考是選拔式考試,高考看的是相對成績,不是絕對成績,難了大家都難,分低了大家分都低。
至于說這份歷史試卷為什么難呢,我想也是命題人員他在技術方面把控的不是很到位。比如說可能他覺得出一些教材上的直接記憶教材在人再現題目更容易一些,其實學生最怕這樣的題目。北京試題造成難的原因第一個是剛才講的這點在人再現的過渡或者背時的過渡,再一個內容有些偏,特別是后面的大題,主觀性試題,基本上沒有踩上主干知識,大量都是有點偏遠化的東西,比較小的東西,這也是出乎意料的,這也是造成試題比較難。
主持人:這是從內容角度上來說內容的難度,今年的試題有沒有特色,除了難度以外,有沒有新增題型或者在問法上與往年非新課改的時候題目有些不同,對于今年的試題特點,您給我們大家來分析一下。
李曉風:今年的試題可以這么說,肯定這份試題拿出來以后,中學的學生和老師對它的評價不是很高的,北京往年的試題評價都很高,題目出來以后,老師看的覺得高興,學生做完題也高興,北京自主命題命了這么幾年,一直都是這么個情況,所以歷史題一般評價比較好的。今年這個題要說特色的話,跟往年題相比的話,沒有什么太多的特色,也就是說題目從形式上看,確實想力求穩,確實想把出的跟往年題目一樣,所以從題的直接字面的呈現來看,好像跟往年沒有什么區別,但是一讀進去的話,就會發現這個題的思路和風格跟往年不一樣,這不能說是特色。
咱們不說特色,用中性的說法,不評價它好,也不評價它壞,一說特色,總是評價這個題目很好,有這個意思。中性題,跟往年相比,考得細了,再人再現比較多了,比較細致的,背年代的東西,這是往年沒有的,這是今年特有的現象,這個現象怎么評價,我剛才說做中性的說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都有各自的說法。總結剛才的話就是沒什么特點。如果有特點的話,實際上就是題目過細,過難,背書的東西過多,對考生來講形成比較大的壓力。
主持人:剛才說過了這份試題當中有很多地方是過細,您能不能給大家以試題來舉一些例子,給大家對這份試卷進行一下點評,從選擇題和大題角度來說。
李曉風:細的方面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另外一個特點是比較偏,離主干知識比較遠,這個算大題。這兩種現象應該出現在不同的題型中。比如說一個過細的題目,我說它過細,它要求學生非常精細背一些年代。我們覺得從考學生能力角度來講,記年代是沒有必要的,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就是背年代,我們以前都跟學生說學歷就不是要背年代,這份試卷把我們以前說的話都顛覆了。我們以前說的話不是我們自己編出來的,從試題中一年一年看出來,這句話把以前的話顛覆。第19題說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一些民族自治區,比如西藏、新疆這些自治區,問你我國五個民族自治區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你就得知道,這個自治區是哪年建立的,最早是47年內蒙古自治區,最晚是60年代初,這個年代我都記得部分清楚。是61年還是64年,我這漏怯了,這東西沒有必要去記,真實需要的話,翻書一查就查出來,這點很多學生碰到這樣的題目,不知道該怎么答了,其實以前我們沒有教學生去做這樣的題目。
23題一口氣考了三個年代,這個題情景非常有意思,考得今年世界杯,他說如果90年的時候第14屆世界杯在意大利舉辦,一個英國人到意大利為自己的球隊加油,下面虛擬了四個情景,持歐盟護照進入意大利,可不可以?這要考年代,歐盟是什么建立,他是90年世界被,歐盟是93年建立的,不可以。第二個在羅馬街頭觀看電視直播,這個有。和蘇聯球迷交換紀念品,這個行不行。蘇聯解體了,問的是90年,蘇聯是91年解體的,就差這一點,這地方肯定有不少學生做錯了。最后收聽北約轟炸南聯盟新聞,北約轟炸南聯盟99年,一口氣考了3個年代,很細的。還有類似比較細的題目,題目給人感覺不是很大氣。
主持人:大題里剛才也舉過。
李曉風:大題主要是題目出得比較偏,我們現在一般強調高考都考主干知識,老師在跟學生講課的時候也是講主干知識,但是比如說大題37題固定的應該是歷史的大題,是從茶葉作為切入點,我們喝的茶,這個切入點要說茶葉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是一個大宗的貿易商品,要說它也不小,但是擱在中學的歷史中,中學歷史是很粗線條的歷史,茶葉的事有點小了。再一個茶葉也不是我們教材中涉及到的重點,教材中只是偶爾點了那么一下,提到了對外貿易中茶葉是重要的商品。整個完全是通過材料考了一個教材中并沒有的東西。
這樣的考法倒也不是不能考,但是現在綜合考試中它的試題量很少,這么多的分數考了教材中很小的知識點,導致了對教材的覆蓋面不夠大。
主持人:有沒有看全國卷或者其他的卷。
李曉風:我這里都說實話,全國卷口碑一直都一般。我們以前也翻一下全國卷,當時我翻全國卷的感覺是很慶幸北京沒考全國卷,它的題目比較難、偏、怪,這樣的題目非常常見。有一份卷子是去年全國卷的新課程卷,拿到卷子以后,有五道題我做錯了,我都能把題做錯了,學生能把它做成什么樣子。這是全國卷,我對全國卷一直以來的印象,很多超綱的東西。
今年的試題不能說很細致看了,大概瀏覽了一下,從選擇題來看,大的風格沒變,但是我覺得從難度上我自己的感覺,應該比前兩年的題目可能還要稍微容易了一點,都成了一個固定模式,12題沒考天干之地,考了陰陽五行,我不知道為什么成這個固定模式,一定要考這些,只有少數搞古代專家才需要搞的這些東西,有必要知道。歷史第一題考了陰陽五行的題目。但是這個題目不難,題目是可以做出來的。題目不難,也就是我看的不難,但是學生如果不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話,這個題還是做不了。
我剛才說的總的看起來難度是比去年題要好一些,至少這些題目我會做這些題目。我差不多能把這些題做出來,不至于像去年題目四、五道題我做不出來。
主觀性試題,感覺也不像以前那么偏,那么怪,考了一個古今中外商業發展的題,大概印象是古今中外商業發展的題。從題目給的材料和問題來講,這些題比較起來,這些題目是比較不錯,今年的全國卷因為以前的全國卷反響太大,今年的全國卷要是這么看的話,可能比以前反響小一些。
主持人:李老師剛才跟大家談過歷史學科在做題過程中,包括高考當中會有很多問題,看我們節目當中有很多同學是明年參加高考,甚至是后年參加高考的,你有沒有什么建議要給大家的。
李曉風:高考是個指揮棒,是個導向,但是有時候這些問題也得有一些分析,有一些考慮不同的情況,先說全國卷,全國卷這么多年考下來,風格就是這么一個風格了。我們想全國卷很難說明年就變了。也就是說全國卷的風格定型了,不管好還是不好,就這么做了。所以我想全國卷幾年下來風格一致,這個試卷不光是今年的試卷可以作為導向,幾年的看下來這個導向作用還是比較明確的。
至于說北京卷,咱們一定不能走那條守株待兔的路子,北京前幾年,今年是第六年了,前五年題目出的都很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今年的卷子一下子變得有點面目全非,不一樣,這是一點。這個不一樣應該說沒有得到認同,而是說引起了比較激烈的反映。比如說咱們再按照北京市的考生,如果說今年卷子就這么考了,明年還這么復習,但是也可能北京試卷從調整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這個導向作用還不能把它看得太重了,看得太重的話就是守株待兔。北京市的考生應該充分地把這六年的試卷都給它看下來。有很多老師就建議北京的題目出的話就按照前五年的題目出就挺好,這個呼聲還是有的,不敢說很強,因為題目剛出來一天還不到,但是我想這個呼聲會越來越強,回歸到前面的試題風格中去。所以絕對不能說就看2010年這一年的試題。這種題目的風格有所準備,包括教師的在教學中,給學生測試中的有所準備,有所準備,下回再考,要還這樣的話,情況會好一些。因為現在完全是被打得措手不及的,有準備。但是如果人家明年不這么考,人家很能接受中學這邊的意見,不這么考了,你就準備成這樣子,不就又麻煩了,所以要兼顧,千萬不要把前五年的傳統給放棄了。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您來到聊天室和大家進行交流,同時感謝大家的在線關注,在一段短片之后將會繼續進行我們的節目,不要走開,我們一會回來。即將進行的是高考歷史學科真題解析,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