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態調節 “十錦囊”助考生平穩備考(2)
錦囊六:要學會“擠”分
擠分的主要方法有:理科把主要方程式和計算結果寫在顯要位置,作文尤其注意開頭和結尾,文科一般都按要點給分。所以每一道題都認真思考,能做幾步就做幾步,高考是按步賦分,千萬不能產生定勢,高考試題為了達到理想的壓分度,往往是難度逐步加深,對于考生來說就是能做幾分是幾分。這是考試中最好的策略。
錦囊七:題目答不完也能當狀元
命題時對試卷的長度有一個限制: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可以完成全卷,這就是試卷的長度標準。為什么規定是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可以答完?這和錄取率有關,就全國而言,平均錄取率是50%,因此指標就設定在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
有一個問題要提醒考生,沒有做完是不是上線無望呢?不一定!第一,決定上線與否是總分,某一兩個學科答不完不見得總分不夠;第二,“做完”與“做對”是兩個概念,如果后面個別題目沒做完,前面的題目正確率高,也完全可以得高分。例如在1999年高考中,陜西省理科狀元數學就剩下一個多計算題沒做,但仍能成為狀元,原因就是做過的都基本上做到不失分。
錦囊八:考試中遇到“怯場”不可怕
總有一些考生考試時“怯場”“暈場”,除了心理上的原因外,沒有掌握科學的應試方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命題專家認為難的題,考生從來也沒有感覺到容易過,命題專家認為的那些低中檔題,考生有的時候還是覺得很難,因此考生參加高考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條規律:“辦法總比困難多”,這里說的辦法還包括應試策略,包括解題方法和答題技巧。
錦囊九:爭取一遍成功
一部分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答不完試題,特別是數學理綜,在這種情況下,要不要抽出時間把前面的試題先檢查一遍?多年的高考實踐證明:許多考生在最后時段檢查前面的試題過程中很難找到錯誤,因為在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很難克服原來形成的定勢思維,因此我們主張爭取一遍成功,這樣既提高了解題速度又能加強審題意識。
錦囊十:考砸一科后怕影響后面幾科的考試怎么辦?
考試結束后,考生們魚貫而出,會看到有的考生興高采烈,有的考生神情沮喪,甚至有可能止不住哭出來。這時考生不要與別人對答案,家長也盡量不要問,如果有人問考得如何,就告訴他“還行”就可以了。一是如果上門科目考得不錯,于是忘乎所以容易產生松懈情緒,降低后續考試的動機水平和喚醒程度;二是如果感覺考得不好,與別人對答案不一致,會造成情緒低沉和焦慮。
此時最恰當的方法是馬上將這門科目完全放下,讓思維和情緒完全丟開對這門科目的眷顧,并全面轉入后一門科目的繁忙復習中,對上一科考試失利的考生來說,學會遺忘,并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下一科上顯得更為重要。
(責任編輯:王露)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