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填志愿:知己必知六大要素
所謂知己,是指考生要對自己的高考競爭實力,即德、智、體的綜合狀況有全面的了解和恰如其分的估計。知己必知以下六大要素:
一、平時學習作基礎
所謂平時學習情況,除了高三階段尤其是高三下學期約3~5次調考、聯考、模考的情況,或者是2~3次模考的情況(各地稍有不同),還應當包括考生進入高中以來的學習狀況,比如各學期的考試成績,平時的課堂筆記、課堂作業、課堂練習、小測驗(每天一練、每周一練)等。對此,有些考生和家長可能有這樣的看法:不就是填幾所學校和幾個專業嗎,有必要掌握這么多情況嗎?
(一)掌握平時學習情況是不是多此一舉?
對于高考志愿填報來說,掌握平時學習情況是不是多此一舉?筆者認為,這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1.高考志愿填報幾天就能“搞定”嗎?有些考生和家長可能認為,高考志愿填報很簡單,幾天就能“搞定”。在此,筆者想提醒一下這些考生和家長:試想一下,一個考生經過了十年寒窗,才有此一搏,哪會那么簡單,幾天就能“搞定”?具體來說,假定某考生平時學習成績在一本水平,那么需要考慮的一本學校至少有5~6所,需要考慮的二本學校也至少有5~6所,三本學校也是需要考慮的,加上一定的備選學校,這樣就可能達到15~20所學校。這20所學校,你把它們的前世今生了解清楚,就不止幾天;你把它們的招生章程讀懂、吃透,就不止幾天;你把它們的綜合實力加以比較、分出高低,就不止幾天;你把它們前3~5年的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查出來,并把當年的校線測算出來,就不止幾天……因此說,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報得巧,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
2.填報平行志愿就容易“搞定”嗎?從確保錄取的角度,對許多考生和家長來說,憑蒙、靠猜、加撞是絕對不行的,平行志愿不僅不容易“搞定”,反而更難“搞定”。(詳見本書快速入門篇第143問)
3.掌握平時學習情況是實現“考得好”的一大法寶。這是因為:
其一,掌握平時學習情況是一個良好習慣。其主要作用在于,實現考生、學校老師及家長三方之間的良性互動。而且,養成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考生的高考有幫助,而且對他們進入大學后的學習也有幫助,乃至于對他們的終身學習都會有莫大的好處。
其二,對考生在高考總復習階段作用也很大。因為高考總復習階段實際上就是一個溫故知新、夯實基礎、查漏補缺、不斷提高的過程。很顯然,考生掌握了自己平時的學習情況,就對自己的“過去”了然于胸:哪些知識點已完全掌握,哪些知識點還完全沒有掌握,哪些知識點還需要進一步掌握;哪些“錯誤”已完全改正,哪些“錯誤”還在重犯,哪些“錯誤”還在時斷時續,等等。如此一來,考生在高考總復習階段想不提高都不可能,這顯然是實現“考得好”的一大法寶。
(二)掌握平時學習情況對哪種報考方式的作用更大?
掌握平時學習情況,對于考前猜分填報和考后估分填報的考生作用更大。這是因為:
1.猜分填報的考生為何要重視平時學習情況?對于猜分填報的考生來說,僅僅依據3次或2次模考的成績就能準確預測自己的高考分數嗎?當然不能。
對于幾次模考成績都很穩定的考生來說,應該在模考成績的基礎上考慮如下問題:(1)……,則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哪些知識點還未掌握,還是粗心大意造成的?等等。(2)……。如果高考……,自己的成績有沒有可能提高?如何努力與提高?如果高考……,要保持自己目前的學習成績不下降,應當如何努力與提高?還要掌握哪些新的知識點?等等。
對于幾次模考成績不太穩定、波動很大的考生來說,就更要結合平時學習情況加以分析了:……等等。那些平時學習成績一貫較好,但在模考中出現較大失誤的考生,
……,同時認真分析模考失敗的原因,在高考中盡量避免此類失誤再次出現。
2.估分填報的考生為何要重視平時學習情況?對于實行估分填報的5個省市區的考生來說,盡可能將高考考分估得準確一些非常重要。對這些考生來說,除了掌握正確的估分方法,還可采用對比分析法,即在高考考分估出后,先不忙著填報志愿,而是將高考估分與自己的平時學習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由此確定是真低還是假低,低多少比較合適。在此基礎上,將高考估分加以修正,從而使得估分盡可能準確一些。對比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 平時學習成績是否穩定;(2) 高考發揮是否正常;(3) 考題難易與自身的關聯程度。
一般說來,基礎扎實、學習用功、方法得當的學生,考試成績總是處于領先地位;而基礎不夠扎實、學習不太用功或學習方法不太得當的考生,考試成績可能處于中游狀態且不穩定,時好時差。一個考生平時的學習成績如何,大體上決定了他(她)的高考成績在什么水平。那些寄希望于自己(或子女)在高考時有出色的或超常的發揮的考生(或家長),基本是不客觀、不現實的,或者說是不太理性的。
二、高考考分是關鍵
高考成績是考生的高考競爭實力中最關鍵、最重要并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這是因為,雖然我國的招生錄取原則是對考生進行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但在實際操作上,當考生在德(思想品德)、體(身體健康狀況)方面條件基本相同時(這兩項比較容易基本相同,下面將作具體介紹),擇優錄取就主要是看考生的高考成績如何,即考分高低、多少了。于是也就出現了,當高考總分或招投總分相同時,需要靠相關科目成績的高低來作取舍的情況。
由于目前我國高考志愿填報存在著 猜分填報和估分填報這樣兩種方式,所以存在如何估算考生的高考考分的問題,而據分填報的考生(24個省市區)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一)猜分填報的考生如何估算高考分數?
由于考生的成績和排序位置常常會在接近高考前的幾個月發生較大的變化,且離高考時間越近越貼近實際高考。這主要是因為考題的難易度和考生臨考狀態及臨場發揮比較貼近。因此,高考前的3次或2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可以看成是考生的基本實力,考生可以通過計算這3次或2次模擬考試的加權成績來初步估算自己的高考成績,再結合平時學習成績進行調整,即可大體確定自己的高考分數。
1.計算3次模擬考試的加權成績的方法。① 加權權數按……分配(可根據當地實際對加權權數進行調整)。② 舉例。如在某區組織的3次模擬考試中,某考生的模考分數分別為600分、610分,620分,其加權分為:……。那么就可以認為,該考生在相同難度下的高考成績可能是609分。
2.計算2次模擬考試的加權成績的方法。① 加權權數按……分配(可根據當地實際對加權權數進行調整)。② 舉例。如在某區組織的2次模擬考試中,某考生的模考分數分別為600分、620分,其加權分為:(010-81534067/65258589)
那么就可以認為,該考生在相同難度下的高考成績可能會是609分。
3.計算得出的模擬考試加權成績,如有必要,可以對其進行修正。如何修正?筆者認為,主要應考慮兩點:① 這種區別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是臨場發揮正常還是失常造成的?等等。② 如果變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變化比較大,就不能掉以輕心,而必須認真加以解決。
4.在分析幾次模擬考試成績,以掂量自己的實力時,不僅要計算加權成績,還要注意……這反映出考生成績的穩定性,也是對考生是否適應高考這種考試形式的檢驗。不論模考的成績如何,都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考生高考時可能發揮出的水平。
5.考生在運用加權法估算高考成績時,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切不可生搬硬套。假如某些考生在某次模擬考時出現超常發揮或者是失常發揮,則要具體分析原因。(1)超常發揮的原因:① 如果是考生的臨考狀態及臨場發揮甚佳所致,那么在高考時該考生的臨考狀態及臨場發揮還能保持甚佳嗎?如能,則可按此次模考分數計算;如不能,則需要在此次模考分數基礎上打點折扣,具體打多少折扣,也應具體分析。② 如果是考生的運氣甚佳所致,即所有的考題恰好是考生所掌握的知識點,那么在高考時該考生的運氣還能保持甚佳嗎?如能,則可按此次模考分數計算;如不能,則需要在此次模考分數基礎上打點折扣,具體打多少折扣,則應具體分析。(2)失常發揮的原因:① 如果是考生的臨考狀態及臨場發揮欠佳所致,那么在高考時該考生的臨考狀態及臨場發揮還會欠佳嗎?如會,則可按此次模考分數計算;如不會,則需要在此次模考分數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具體增加多少,也應具體分析。② 如果是考生的運氣欠佳所致,即有些考題恰恰是考生沒掌握的知識點,那么在高考時該考生的運氣還會欠佳嗎?如會,則可按此次實考分數計算;如不會,則需要在此次實考分數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具體增加多少,則應具體分析。
(6)某些猜分填報的考生不一定非要計算模考加權成績,可直接用模考成績及其排序位置鎖定相關院校,然后再作進一步分析。
(二)估分填報的考生如何估算高考分數?
1.準確估分的基本方法。
在估分填報的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高考一結束,考生就應及時將自己的解答比照參考答案進行自我評分。如何估算較為準確?一般認為:首先,拿到答案后先回憶一下自己的答卷,充分調動記憶,盡量避免回憶出現誤差。同時,對不同科目要采用不同方法估分。……
2.準確估分的特殊方法與技巧。在估分時出現特殊情況怎么辦呢?
(1)……。一般來說,對同一道題的反應和解題思路是基本一致的。
(2)……,從而確定最高得分值和最低得分值,最終估分取其平均值。
(3)……模擬考試時自己的分數和平時學習成績。
(4)……學生考后容易自我感覺不錯,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考試成績評價過高,估分時滿打滿算,不留余地。
3.一般應估幾次分?怎么估?
估分時,有些考生僅估一次,這是不可取的。筆者建議大家至少要估三次分:第一次是按正常估分,……(這一次通常是由學校組織的估分);第二次是按從松估分,即估得稍微松一點,……;第三次是按從緊估分,即估得稍微緊一點,……。對于相當數量的考生來說,計算出這3次估分的算術平均分即可作為報志愿的依據;但還有許多考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選擇地使用,即哪一次的估分較適合自己,就選擇哪一次的估分報志愿。需要知道的是,從松估分與從緊估分對于考生填報平行志愿及選擇專業是非常有用的。簡言之,從緊估分可幫助考生選擇保底院校及專業,從松估分可幫助考生選擇心儀院校及專業。
在自我估分基礎上,還要估算自己在考生群體中的位置,并力求接近準確。這方面的技巧將在第十章(分數排序定位法)中詳細介紹。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