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根據“二模考”成績進行針對性復習

2011-05-18 09:42:25 來源:育路高考網

推薦:20天沖刺:解析高考各學科命題趨勢

      2011高考最后沖刺,怎樣調整自己?

      倒計時20天:各科目沖刺策略

      2011高考各科沖刺復習重點

      高考理綜答題技巧 題干里的信息能抄則抄

----------------------------------------

    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坐標定位,找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幾十分也并不是什么難事。那么,考生該如何根據“二模考”成績制訂最后的沖刺復習計劃?據此筆者采訪了閔行區上師大康城實驗學校高級教師程立海。

    二模導航:為成績“進”與“退”把準脈

    考生要把自己“二模考”成績與之前“一模考”進行比較,看看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分數相差多大,并分析增減的原因;與班級同一層面的同學比對,包括單科分數與總成績,這樣才能發現優勢,或找出差距。通過這樣不同方面、不同形式的瞻“前”顧“后”,便可為自己成績的“進”與“退”把準脈,為調整自己的復習規劃,把握重、難點知識,明確方向。程立海表示,在這分秒必爭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做到復習富有針對性、實效性,根據以往經驗,一般可提高20分上下,即分攤到4門主打學科上,平均大約5分左右。

    坐標定位:各類學生如何有的放矢地沖刺?

    ■類型:市區重點高中“二模”成績在年級中等以上的考生

    ■措施:每天做一份試卷,掃描漏洞

    程立海分析,這類考生無疑是學習的佼佼者,在余下的應考時間里,各科要每天堅持做一份試卷,做到“曲不離口,拳不離手”,這樣的習慣應一直保持到正式考前一至三天(臨近高考的前一周可以適當減半或是三分之一的量):比如語文,每三天或一周寫一篇800字的大作文;英語,每天聽力訓練30分鐘左右;政、史、地等學科,每天按照章節內容,梳理、圈畫、摘記課本與輔導材料上的重要知識點與原理、事件2-3個,并且結合當下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加以理性地分析與判斷,還可看看電視新聞或報刊雜志上有關專家、名人、各國領導人對問題的觀點與表態的文章,為高考可能遇到的話題、試題做好儲備與功課,做到有備無患。

    對于數、理、化等理科,每天做些考綱規定的典型試題,還可適當拔高難度。還可將近三年的高考試題拿來溫習簡單的題目;一眼不能夠知道思路與答案的,就動手做下,再對照答案檢驗對錯(一般題后都附答案的)。

    此外,對高中三年來的錯題本與好題本上的題目,也不應放過,每隔一周就“掃描”或操練一遍,會的就從中刪去,有疑問或困難的,就保留下來,去問老師或同學,也可先放一放,過幾天再來攻克,目的是自己解決的難題一定刻骨銘心,一旦高考遇到類似的題目,就能手到擒來,迎刃而解。

    ■類型:市區重點高中“二模”成績在年級中等以下及一般高中的考生

    ■措施:“苦學”加“巧學”

    這一層次的考生,如想成功升入本科院校,關鍵在于“苦學”加“巧學”。首先,對于理科,應把書本上的公式、定理和例題,務必要理會、吃透,且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為,這些畢竟是高考命題的根本和依據。

    其次,對文科考生而言,如語文的作文,一是積累與明晰寫作素材:主要是用好書本上典型的記敘文、議論文,學習它們的寫法,包括修辭、表現手法等;再就是用上其中的事例,如古文《病梅館記》、《赤壁賦》、《鴻門宴》、《陳情表》中的歷史人物與事件,以及情感的抒發與表達;現代文名篇,如《拿來主義》、《想北平》、《世間最美的墳墓》、《老人與海》等文章的布局謀篇、選材立意和哲理名言等,都是寫作的范本與材料。

    對于英語,每天花上15分鐘寫一篇150個詞的作文,就能保證高考時25分的作文不會失分很多;聽力,也應每天早或晚睡前聽半個小時,以培養語感。對于史、政、地等科目,每天睡前或是乘車上學、放學,或是散步時,如同過電影一樣,把老師當天講授、復習的內容在腦海中“重播”一次,一旦對某個知識點理解不深刻、不清楚時,就及時翻看筆記或是書本、輔導資料,力求當天問題當天搞清楚,不留“欠賬”與“死角”。這一方法適用于各科的學習與復習,非常奏效,已經被無數考入名校的學生所證實。

  (責任編輯:李書信)

分享“高考根據“二模考”成績進行針對性復習”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中文字幕人成在线 | 在线免费观看激情麻豆视频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2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顶级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