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試題:語文平和厚實 數學不偏不怪
首日高考結束之后,我省考試院邀請了教育專家對2011年普通高考(四川卷)語文、數學試題進行簡評。對于大部分考生反應的考題簡單一說,教育專家們有著更為權威的解讀。成都市樹德中學高級教師鄧文光認為,今年的語文考題平和厚實、穩中求新。對于數學試卷,成都市玉林中學副校長楊柳青總結為立足教材、注重基礎、考查能力、突出方法四大特點。
語文
“基礎知識方面的試題,也不是單純地考識記或背誦,而需要一定的理解和上下文推斷能力。”
“本年度還特別重視考查考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本套試題彌漫著濃烈的時代氣息,它能引領學生關注時代熱點、時事新聞。”
語文學科試題:難度適中 穩中求新
點評專家: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成都市樹德中學高級教師 鄧文光
「難度」
基礎知識題難度不大
從全卷看,集中考查基礎知識的一、三大題和名背誦,其難度都不大,而閱讀鑒賞和語言表達方面的試題,能力要求較高。如錯別字一題,學生可能會在“鳩占雀巢”和“卑躬屈膝”兩個詞上思量,如果學生能分析出“卑躬屈膝”一詞的前后對應結構,就不會再去想是“躬”還是“恭”。
而要判斷3題C項句子,“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過規定指標「的」百分之四十,獲得了所在企業的嘉獎”中“的”字的使用是否恰當,僅僅憑語感和句法分析是不夠的,必須根據句意去思考。
文言文實詞題中“徐”和“惠”字較為常見,其含義也容易理解;而“廁”和“刺”,學生平常在文言文學習中見得少,但如果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依憑上下文,是能夠確定它的意義的。
科技文閱讀重在考查準確理解文意的能力,難度不大。名句背誦題的難度也偏低。
主觀試題難度略大
文言文材料比較簡單,但要做好試題,需要具有一定的文言閱讀能力和較高的思維判斷能力才行,比如文意理解中其妻子御寒的說法,是很需要一番思索的。翻譯題的材料,既考到了一些關鍵字詞理解,又涉及特種句式的理解。
「選題」
語言表達題選材更有生活氣息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語文試題在選材上,更加注重材料的文學性和可讀性,語文味更濃。
比如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元人筆記《南村輟耕錄》,人物故事和文字敘述都值得“玩味”。詩歌鑒賞中的“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富有意境,F代文學作品是散文名家宗璞的《銹損了的鐵鈴鐺》,本文多處以兒童的視角觀察世界,加之藝術性較強,學生能獲得審美愉悅。
語言表達題生活氣息濃厚、選材涉及中學語文教材,其中一道題要求用中學教材中景點和意象來仿寫,另一道題目涉及到中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個著名作家史鐵生,這是本次試題一個很大的亮點。
作文“總有一種期待”有明顯的價值導向,能激發考生去努力表現個體生命歷程中“期待”的感動點,這不是泛論人生理想或套用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就可以敷衍成文的。
學生應關注時事新聞
比如病句辨析題涉及到我國“第8顆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和“現代高新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廣泛應用”;《古氣候研究敲響氣候變暖警鐘》涉及當今世界共同關注的氣候變暖這個重要話題,它能引起人們對人類生存問題的關注與反思;壓縮語段試題選自清華百年校慶,而語言表達試題選擇的是才逝世不久的著名作家史鐵生捐獻肝臟的新聞。
「風格」
作文體現公平性
本套試卷保持了前幾年四川卷的基本風格,試題的難易也與去年基本一致。比如語言基礎知識的考查,選擇的是常規的字音、字形、成語、病句題型,其考查點也都比較常見。18題考查考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19題考查修辭運用能力,這些都應該屬于常規題型。
作文“總有一種期待”,乍看平淡,卻能為全省幾十萬來自不同區域、生活體驗與認知層次不同的考生,留下足夠的寫作空間,既充分體現了公平性,更體現了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訴求。
試題考查了創新思維
比如第7題,讓考生從閱讀中獲得信息并進行推斷,這種從已知探討未知,就是一種典型的創新思維能力。20題要求考生以患者的名義給史鐵生寫一段感激的話,這要求學生去深入挖掘史鐵生捐獻肝臟的意義,這當然需要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
“試題重視對中學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視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
“試題充分考慮到四川教育發展不均衡狀況和招生計劃,注重知識覆蓋面又不受其制約。”
“試題從考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命制考查應用數學意識的題目。”
數學學科試題簡評:立足教材 注重基礎 考查能力 突出方法
點評專家:成都市玉林中學副校長、成都市數學特級教師 楊柳青
「難度」
試題多考基礎,不偏不怪
試卷突出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沒有繁、難、偏、怪的試題,大多數試題源于教材。如理科第(1)、(4)、(7)等12個題目,文科第(1)、(5)、(8)等15個題目。
如文理科第(1)~(9)題,第(13)~(15)、(17)~(20)題,都考查了中學數學的基礎知識,涉及內容包括向量、集合、數列、函數圖象等,屬于中學數學的重點內容。
考題易中難比例為3:5:2
試題起點較低,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形成一定的梯度,使全卷難度分布合理,能夠較好的區分不同程度的考生,有利于高校選拔。如第(1)、(2)、(3)題,第(13)、(14)題,以及解答題的第(17)、(18)題,都是基礎題,試題起點較低,絕大多數考生都能順利解答;第(4)~(8)題,第(15)、(16)題,以及解答題的第(19)、(20)題,都是中檔難度的題目,多數學生只要認真思考,解答不會遇到太大的難度;第(11)、(12)題,解答題的第(21)、(22)題,都有一定的難度,能力要求較高,能較好的考查學生的潛能。
第(22)題避免了以難度大、計算量大、解答繁瑣來壓軸的既有模式,立意考查函數、方程、不等式等多個知識點,表述和解答都常規簡潔,有利于我省高考自主命題順利向新課程高考過渡,也為新課程高考試題呈現方式提供了富有韻味的范式。
「選題」
考想法,學生做題要“巧解”
試題在考查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理科第(4)、(7)、(9)、(14)、(21)題,文科第(4)、(6)、(10)、(14)、(21)題考查了數形結合思想;理科第(7)、(18)、(20)、(21)、(22)題,文科第(8)、(17)、(21)、(22)題考查了分類與整合思想;此外,函數與方程、化歸與轉化思想在多個題目中得到了體現。尤其是第(22)題既考查基礎知識,又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若能運用數形結合、分類與整合、一般與特殊等數學思想解決問題,則大量地減少了運算量,較好地體現了“多考點想,少考點算”的命題理念。
試題關注生活
比如,統計題目考查學生用樣本估計總體的統計概率知識;線性規劃題目以物流運輸為背景,考查學生最優化規劃能力;概率解答題以低碳生活、運動健身的自行車騎游真實情境為背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總之,今年的試題是四川卷命題風格逐步形成的標志,是一套有亮點、樸實而有新意的試題
(責任編輯:李書信)
分享“四川高考試題:語文平和厚實 數學不偏不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