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估分把握“冷靜、細心、靈活”
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緊接著考生開始估分填志愿。估分是有效報考志愿的前提。考生在估分時把握“冷靜、細心、靈活”的總體原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準確回憶答案,復原作答情況。拿到標準答案后,考生可以按照在考場上的解題思路將高考題重做一遍,復原考場上解題的詳細步驟,然后再對答案。如果不重做試題,就會逐漸受標準答案的影響,越來越認為自己答的是正確的。
二是堅持實事求是,注意寬嚴有度。針對主觀題,可以遵循“題型間、學科間松緊不一致原則”進行估分。對于自己把握得準的答案,就可以寬估一些;把握得不準,模棱兩可的,最好從嚴估分,這樣,就估出一個“最低分”和一個“最高分”,再計算出二者的平均分,就是比較可靠的估分結果。
三是吃透評分標準,緊扣答案估分。理科主觀題中,答題的步驟比答案本身更重要,需遵循“按步賦分”的原則。而文科主觀題,估分需注意抓關鍵詞,把“踩點”與“踩意”相結合,分析標準答案的核心意思,對比自己的答案,視情況給分。
四是回憶書寫狀況,用語是否有誤。估分時,要注意答題時的規范性和嚴密性,例如是否有錯別字,符號、公式是否準確,語言是否準確,表述是否符合條理等。
五是答題爭議之處,及時請教老師。考生估分一旦出現拿不準的情況,自己作答與標準答案相近但不相符的情況,最好不要自作主張,可以請老師把關,根據老師的意見酌情給分。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