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分數“隱私化” 名校招生有點“煩”
“我們已經開通了微博,讓高分考生抓緊跟我們聯系。”6月25日,在山東省高考招生咨詢會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的招生工作人員用類似的措辭告訴記者。今年,按照教育部要求,山東省高考分數信息不再發至區縣,只通知考生本人,高考狀元信息也被“冷凍”。這給名校來山東招生的工作人員帶來新的“煩惱”。
6月24日下午,山東高考成績查詢渠道開通。當晚9點左右,國內某名校山東招生組工作人員就致電本報記者,詢問是否掌握文理科高分生的情況。這種情況在以往從未出現過,讓記者大感意外。
北京大學山東招生組負責人于年才表示:“往年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還會給我們提供高分生的排名信息,從今年開始,由于‘冷凍’分數信息,你們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工作人員口風特別嚴,說是怕受處分。”為此,北京大學山東招生組工作人員只好四處聯系各地學校,根據掌握的情況,一個一個對比考生成績分段表“補空當”。
誰在消費高考“狀元”
“一夜成名的經歷讓我當時興奮之余,感覺不勝困擾。”現就讀于清華大學的李大鵬,昌邑一中考生,2010年山東高考理科狀元,至今也沒忘一年前的瘋狂。2010年的這個時候,他在不到24小時中馬不停蹄地“被訪談”五次,二三百條短信擠爆了他的手機,電話也不知接了多少。許多商家提供了手機、手提電腦等免費禮品,還被多家媒體帶著去演講、進行不同名目的旅行……
“到底誰需要高考‘狀元’?誰在消費高考‘狀元’?”歷城二中校長李新生說,每年的“狀元圍剿戰”中,媒體希望借助炒作“狀元”提高收視率、關注度。有些“狀元”能收獲少則幾萬多則數十萬元的現金獎勵和各種榮譽。學校的熱情也很高,因為“狀元”將給學校帶來名氣,而這種名氣也確實直接帶來了好生源,老師也借此成為身價非凡的名師。很多教輔機構、企業家爭相追捧高考“狀元”,或給高考“狀元”巨獎,或贈送禮品,是為擴大影響。一些高校也為了爭奪“狀元”,許諾重獎。高考“狀元”已經演變為一種擁有完整利益鏈條的“狀元經濟”,中學、商家、媒體、高校,所有相關者都在這條漫長的產業鏈上。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