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首批學子赴臺 感嘆比出國還麻煩
“終于拿到入臺證了!” 8月13日,畢業于廣鐵一中的倪韻婕,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入臺證,手持這張特殊的身份證明,她將順利踏入寶島臺灣。
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在大陸招生,“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從8月起,廣東首批182名被錄的考生將陸續飛赴臺灣求學,其中,廣州學子74名。
如同首批留美學童一般,大陸學生赴臺求學有著非凡的意義,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將加強兩岸文化滲透。然而,首年開放碰到不少磕磕碰碰,赴臺手續折騰讓部分考生暗生悔意,而由于臺校對大陸學生的政策有別,讓廣東1/3被錄者最終“悔婚”。
手續太折騰:麻疹風疹艾滋抗體都要檢
臺灣首次來大陸招生,面向廣東、福建等六省市招生,7月初結束錄取后,廣鐵一中的高三畢業生倪韻婕成為“首吃螃蟹者”,2011年7月9日,她收到了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的入學錄取通知書,滿心歡喜再過兩個月就能踏入寶島,可萬萬沒有想到赴臺手續竟這么折騰。
“體檢、保險、公證、存款證明、辦親屬證明、啥都要跑好幾遍,折磨得人筋疲力盡……”倪韻婕說,光是體檢就有5項:胸部X光、艾滋、腸胃寄生蟲、梅毒血清、麻疹風疹,全都是篩查傳染病的,由于三甲醫院普遍是體檢套餐,不能讓自己挑選項目,這些項目檢查完就得花700多元。更麻煩的是,風疹和麻疹,雖然小時候曾經接種,但是已經無法證實抗體了,只好在醫院挨一針,補上麻腮風疫苗。
家長感嘆“比出國還麻煩”
不光是學生,還讓辦理手續的父母感到“太麻煩了”。
“當時真是很著急!”全權幫女兒辦理手續的倪媽媽說,“僅公證處就去了3次。”保險、體檢、開具財力證明之后,就得在公證處公證。我們第一次辦,不知道要帶什么東西,也不知道怎樣才符合規范,比如醫院體檢蓋的是圓章,但是公證處卻要求蓋方章,因為這個小細節又得重新排隊……“ 首次赴臺,倪媽媽也不放心女兒一個人過去,同往又需辦理親屬證明。”一開始,入學通知書上并無要求親屬關系需要公證的,后來又發了一個郵件補充要公證,這個事情還耽誤了一個多星期,后來都要加急了。“
由于辦證比較繁瑣,倪媽媽曾暗生悔意。“說實話,如果知道手續這么麻煩,當時讓女兒在內地上高校,給她買張機票就走了,她也不用管,我也不用煩。現在怎么轉錢,手機怎么用,心里一直都懸著。”倪媽媽說。
實際上,臺灣高校對于招收大陸學生事宜經驗比較少,辦手續也出動不少人力。“第一次處理這么大批量的手續,我們都在加班加點,包括學校的老師和移民署的工作人員,但是這也有一定過程,所以時間可能會有延長。”中國文化大學有關負責人說。
倪媽媽對于這樣的狀況也理解,但是極希望手續從簡。“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次小心謹慎肯定沒錯。可是你說像親屬關系,不是有個出生證就可以證明了嗎?怎么還要去公證呢?這比出國還麻煩!”
(責任編輯:張影)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