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北方農民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xiàn)了當時生產力發(fā)展的最高水平。
  ⑵南" />

2012年高考歷史復習要點39

2011-09-30 17:20:35 來源:考試吧

    3.經濟重心南移的特征
  ⑴北方農民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xiàn)了當時生產力發(fā)展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jù)、戰(zhàn)亂時期最突出。
  
    ⑶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響。
  5、
  (1)、戰(zhàn)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一個落后封閉但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的發(fā)展方向發(fā)生變化,戰(zhàn)前中國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國,封建制度已經腐朽,在緩慢地向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如果沒有外來勢力干擾,中國最終也會向西方大國那樣發(fā)生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獲得正常發(fā)展,中國也就不可能發(fā)展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3)、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戰(zhàn)前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而戰(zhàn)后主要矛盾則包括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及中華民族與外國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會主要矛盾復雜化。
  ( 4)、革命任務發(fā)生變化,原先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封建勢力,戰(zhàn)后則增加了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的任務,革命的性質也由傳統(tǒng)的農民戰(zhàn)爭轉為舊民族主義革命。
  4、
  明朝:
  ①明朝永樂年間,北邊的韃靼、瓦刺的首領先后接受了明朝封號,邊境相對安定。明后期,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修好。明朝封他為順義王,恢復了封貢互市,蒙漢兩族和平友好數(shù)十年。繕長城。明王朝為鞏固北方邊防,用了將近二百年的時間修筑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六千多公里。明長城是世界上的偉大工程之一,是中華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②明朝在西藏設立衛(wèi)所,任用藏族人擔當各級官吏,賜給印信,讓他們管理藏族事務,征收賦稅。明朝還在西藏建立了僧官制度,對各教派首領酌情封賜,各級僧官也由朝廷任免,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擁護中央政府
  ③明朝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土司制度,設立宣尉司,土知府等各級政府機關,作用當?shù)厣贁?shù)民族首領擔任土司長官,允許其世襲但他們必須忠于朝廷,按時向朝廷交納貢賦。永樂年間又在貴州地區(qū)進行“改土歸流”取消土司制度,改派流官直接統(tǒng)治。
  ④
  2、清朝:
  ①清初,采取“聯(lián)蒙制漢”的方針,使蒙古族臣服清朝。17世紀中后期,清軍與噶爾丹及其后繼者進行了約七十年的斗爭,終于在1757年將準噶爾貴族割據(jù)勢力粉碎,統(tǒng)一天山北路,并在烏里雅蘇臺設將軍,在科布多設參贊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軍政大權。1757年,清軍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1762年,清朝設伊犁將軍,統(tǒng)管整個新疆地區(qū)。1771年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在杰出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回到祖國。
  ②清軍入關后,西藏五世****來京朝賀,順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賜予他“****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將“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賜予另一位黃教領袖五世班禪。雍正時期,清朝派駐藏大臣,代表大中政府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
  ③康熙年間,兩次派兵打敗沙俄侵略者,取得兩次雅克薩自衛(wèi)戰(zhàn)勝利,并簽訂《尼布楚條約》,該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的領土。
  。
  ④1684年,清政府設臺灣府,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北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包括南海諸島,成為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在遼闊的疆土上,生活著漢、滿、蒙、回、藏等五十多個民族。
  ⑤ 康熙帝采取巢撫兼用的策略,歷時八年平定云南“三藩之亂”為大規(guī)模推行“改土歸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貴州、廣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復習要點39”到:

58.4K

網(wǎng)站地圖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99热最新在线 | 中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欧美 | 亚洲色影在线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