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45
2、******在談到中美關系時,鄭重指出:“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從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敵對23年,雙方都付出了沉重代價。從1972年到現在,中美交往32年,盡管有曲折,但雙方都從合作中獲得巨大好處。1972年發表《上海公報》時,兩國貿易額幾乎為零,美國政府為表示對中國的友好,破例允許美國公民回國時可帶回100美元中國制造的商品。現在,兩國貿易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20世紀50~70年代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說明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的道理。
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初,美國采取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包圍的政策。中美對抗,造成了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后,阻礙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美國失去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不利于其經濟發展。20世紀70年代以后,中美關系正常化。改善了中國的國際環境,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改變了美國在與蘇聯爭霸中所處的不利地位;有利于兩國貿易往來和經濟發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發展。
(2)中美建交30多年來,影響兩國關系正常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什么?兩國應怎樣掃除障礙,保證兩國關系向著健康、正常的方向發展?
臺灣問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4分)
(3)盡管中美雙方還存在著隔閡、誤解乃至摩擦,但都有許多友好合作的表現。試舉例說明,并指出兩國友好合作的基礎是什么?(4分)
事例:支持APEC會議的健康發展;共同參加并建立反恐機制;在聯合國框架內的各個領域合作。(舉一例即可)
基礎:有共同的國家利益。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45”到: